日興資產全球投資顧問王裕閔:金融市場開放需要多方位的成熟
“從歐美看中國的變化,就像是用iPhone的延時攝影技術拍攝日出、或是一棵樹苗的成長,把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演變濃縮為幾分鐘的視頻。”
12月5日,在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總部和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主辦,21世紀經濟報道承辦的“創新與開放的中國資本市場——2019南方財經國際論壇”上,日興資產全球投資顧問兼融通基金董事王裕閔指出。
王裕閔
王裕閔表示,當實體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金融市場的開放是必然趨勢。過往數據來看,國內債券市場過去二十年發展為全球第三大債市,肩負起信貸風險評估的重要功能。而緊接下來的課題,就是中國金融市場如何全面融入全球金融體系。
結合日本韓國的對外開放經驗,王裕閔表示,“這些歷史告訴我們的是,巿場開放的順序與前后呼應是很重要的。打開金融市場的同時,需要有有效的監管,成熟的機構投資者,股市債市外匯市場,這些要素不可缺一,否則我們會重蹈日韓的覆轍。
在其看來,市場開放會帶來很多重要的好處是無可否認的。國內市場能借鑒海外投資經驗,發展成更加成熟的資本市場。例如,巿場估值波動率趨勢下行,換手率下行,股價反映基本面,去散戶化,更適合長期投資者,而不是短期投機性質。
“但是資本流動就有如大水漫灌一樣,突然一起外流,就會造成嚴重的災難。 這取決于資金的長遠性,投資者的結構與投資策略。亞洲最先發展的經濟體,如日本韓國,雖然在制造業出口經濟有很大的成績,但是在金融服務業卻是很少聽到有真正成為全球品牌的來自日韓的跨國企業。金融服務業講的是信任,更多一層意識形態的擔憂。而且,當游戲規則是以美元為本位作為前提的情況下,所有的命脈都掌握在美國的金融機構手中,這樣的環境造成了亞洲企業不容易突破的瓶頸。我認為,這就是為什么亞洲企業仍然無法在金融領域真正打入歐美市場的原因?!蓖踉ih表示。
“海外投資者繼續增持A股是大勢所趨,這是一定會發生的?!蓖踉ih表示,“爭論的焦點是歷經的時間有多長,節奏有多快。這個問題還是取決于對收益與風險的衡量。從收益之角度,中國股票的收益已經超出新興市場,可以說投資新興市場就是要先投資中國市場,因為中國經濟帶動整個新興市場經濟,股市也是循著同樣的軌道?!?/p>
展望中國市場的金融開放,王裕閔認為,“中國金融開放是一場馬拉松,如果中國從一個落后的農業國家轉變為21世紀世界工廠用了30年,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還需要再用30年來建設一個和西方一樣開放和發達的金融市場?!?/p>
在其看來,這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金融應該是依附并服務于實體經濟的,反之則不成立。如果金融業的發展大幅超越制造業和實體經濟的發展,那這樣的金融發展則更多充斥著投機,這樣的發展成果也不牢固。金融終究是一種服務,它并不會制造出任何實物。
其次,建立一個強韌的、有活力的、不受制于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金融體系的金融市場體系,有很長的路要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