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真要走L型的話會是怎樣
資本正在從金融資產轉移到實物資產,換美元不如買黃金,因為黃金不僅是實物資產,而且金融屬性最為明顯。而房地產市場短期內也有結構性機會。李迅雷在上海出席供給側改革與期貨市場研討沙龍時表示,未來中國的經濟增速會迎來臺階式的下行,這個下行趨勢是必然的。他解釋:
“這其實是一個人口現象,而且是不可逆的。我們正在遇到人口的下行周期,人口老齡化、低生育率,這是歷史上沒有過的。其實我們如果能保持5%的GDP增速,也就很成功了。一定不能把GDP看得太重,這里面有一個誤區。你們看美國的GDP增速只有2%,但是世界五百強企業的ROE(凈資產收益率)是15%,但是,中國的五百強企業扣除稅收之后的ROE水平是7%。企業好了,就業就好,在全球市場就會有份額。”
李迅雷認為,自2011年開始,中國經濟就進入了下行周期,包括房地產行業的下行、城鎮化速度的下行、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行以及汽車銷售的下行,多重因素疊加之下,這樣的下行周期在近5年以來都沒有改變過,短期之內也仍將持續。在這樣的經濟大背景之下,投資者的資產配置思路也隨之發生改變。
李迅雷認為資本正在從金融資產轉移到實物資產,2016年年初至今的期貨市場火爆行情正是印證了這一轉移,與此同時,房地產市場短期內也有結構性機會。此外還應加大海外市場配置。李迅雷說:“為什么今年中國企業都在海外進行并購?因為海外資產便宜,海外貨幣在超發,但是沒有中國這么厲害。”
建行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海外資產在居民總資產中占比只有1.6%,比例甚微。有段子說,“1974年時,1盎司黃金可以買到736磅豬肉,相當于184美元,而40年之后的2014年,1盎司黃金可以買到844磅豬肉,相當于1140美元。”李迅雷亦表示換美元不如買黃金,不建議投資者一窩蜂地去兌換美元,從歷史經驗來看,買黃金才有肉吃。因為黃金不僅是實物資產,而且金融屬性最為明顯。
至于股市,李迅雷稱仍有結構性機會。他特別指出,“6月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可能性頗大。按產業來看,有三大投資主線,包括新型消費,如體育娛樂、醫療健康;信息經濟,如大數據、視頻、虛擬現實(VR),以及智能制造,如機器人、智能汽車。”而關于市場熱議的人民日報“權威人士”對未來中國經濟將呈“L型”走勢的論斷,李迅雷說:“如果中國經濟真要走L型的話,中國夢就實現了,就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