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再好也不能改寫金融的規律
2015年末,網貸新規發布,對互聯網金融行業準入及運營都進行了嚴格監管,有人甚至因此看衰互聯網金融。2016年至今,央行連續發布『雙降』政策,讓互聯網金融行業迎來了一個高速發展的契機,但這也正如臺風眼一樣,只是短暫的平靜。
那么,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究竟去向何方,互聯網、金融孰輕孰重,如何把控風控難題?前不久,中歐商學院金融與經濟學教授許小年在石投金融2周年慶典上,發表了主題為《小微金融,大有可為》的主題演講。對上述問題有了解答。
最近P2P接連出事,以至于驚動了政府監管當局,掀起了一輪清理整頓的高潮。這個清理整頓剛剛展開,更多的行動也許在后面。有些P2P平臺是用互聯網的概念去炒作,制造金融泡沫,這種現象通過在監管上加強能夠防止 ,特別是一些欺詐的事件出現。
許小年認為,政府監管應該能準確的識別什么是真正在經濟中創造價值的金融活動,什么是利用互聯網進行炒作的活動,應該能夠清楚把它分開。
最近一系列的新創的P2P企業倒掉了,為什么它們倒掉了?因為在這些倒閉的P2P公司里,大部分是做互聯網出身的,大部分是有資金,找不到合適的投資項目,拿著資金來做P2P.換句話說,在倒掉的這一些互聯網公司中絕大部分是沒有金融從業經驗的,他們不了解金融的本質。
所謂的互聯網思維使一些創業者以為互聯網作為新生的事物,如此之高效,已經改寫了經濟的規律,它可以顛覆現有的經濟秩序,它可以憑空的創造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而這種商業模式是違反過去的常識,違反過去的常規。有些人就相信了,就沖了進去,憑著熱情,憑著后面資金的支持沖進去了。
許小年認為,互聯網確實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工具,但是互聯網沒有改寫經濟規律,互聯網沒有顛覆現有的經濟秩序。要想在一個行業中成功,就必須遵循那個行業最基本的規律,互聯網不可能顛覆它的規律。但是互聯網可以幫助你克服你那個行業中,你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而P2P他們以為互聯網可以改寫金融的規律,于是他們都失敗了。
金融的本質到底是什么?從經濟學上來講,金融的本質就是如何去低成本的或者說如何高效率的去克服信息的不對稱。信息不對稱在金融行業中引起的問題就是風險,所謂金融就是老百姓、投資人把他暫時不用的錢拿出來交給金融機構,由金融機構去發現合適的投資項目,把老百姓的資金交給這些項目的主辦人,交給企業去用。
在這個過程中最大的風險是什么?就是資金的使用者有可能出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資金的使用者有欺詐行為,圈了一大把錢過幾天失聯了、跑路了,這是一個大風險。第二個大風險沒有欺詐行為,但是他的投資的項目本身沒有生命力,投資項目失敗。
投資項目失敗或者欺詐都會造成出資者的損失,之所以它是存在這樣的風險,由于信息的不對稱,也就是資金的提供者和資金的使用者之間信息不對稱,資金的提供者并不了解資金的使用者的誠信。也不了解資金的使用者投資項目匯報到底怎么樣,就是商業上的風險到底怎么樣他不了解。
信息的不對稱是金融要解決的最主要的問題。所有的金融機構他生存的理由就是一個克服或者降低資金提供者和資金使用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所有的金融機構都是這樣。如果某個金融機構他不能夠在克服信息的不對稱,或者降低信息不對稱方面,對資金的提供者有所幫助的話,那就沒有創造價值,沒有創造價值的機構不可能長期在市場上生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