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面面觀:區塊鏈將在股票交易中大顯身手
兩個月前高盛稱,從金融到房地產,區塊鏈技術將顛覆一切。如今高盛再發報告稱,如果股票交易引入區塊鏈技術,不僅能減少交易結算中的差錯,還能讓全球每年節省60億美元成本。
高盛分析師James Schneider等人在報告中寫道:
通過在買方客戶、經紀商、托管行以及美國存管信托和結算公司(DTCC)中間減少重復的和需要人工確認及協調的交易,我們認為區塊鏈技術在美國將能每年節省20億美元成本(顯性成本和經濟成本)。
從全球范圍來看,假設成本和股市市值成比例,那么每年節省的成本可能超過60億美元。
高盛稱,股票交易指令的執行環節較為簡單,而交易指令執行后的結算和清算環節則相當復雜,這里正是區塊鏈能夠大顯身手的地方。
高盛列出的美國股市交易流程:
報告寫道,股票交易指令執行環節將基本不會受到區塊鏈技術影響,因為價格發現、對手方匹配和匿名交易等特征要一直存在,當前的指令執行過程也已經相當高效。
而在股票交易的結算和清算過程中,區塊鏈技術則能夠減少甚至消滅交易差錯,并能夠優化后臺流程、縮短結算時間。
高盛估計,股票交易量中約有10%需要一定程度的人工干預,而如果引入區塊鏈技術,這就完全沒有必要。高盛稱:
通過在交易啟動時引入協議,區塊鏈能消除一些最常見的交易后的問題及差錯,比如錯誤的結算指令和賬戶/指令細節等。
當前,這些細節的確認由多個參與方(DTCC、托管行、經紀商和客戶)在整個交易周期的多個時點進行。如果區塊鏈能在這些參與方中完全加以應用,其中很多屬性可以打包進智能協議,從而變成交易指令執行之前的要求,而不是在交易后要求多個參與方核驗并同意。
上月底,摩根士丹利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摩根士丹利分析師Huw van Steenis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區塊鏈技術激發的某些興奮情緒是很合理的,但當前的熱炒有點過頭了,這種技術要實現大規模應用,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他稱,外界的某些誤解,可能夸大了區塊鏈技術所帶來的破壞性創新:
我們預計,金融機構和他們的客戶將在未來2-5年內逐個資產的采用區塊鏈技術進行概念驗證,但整個迭代過程可能會持續數十年。
盡管列出了這些設想,高盛也稱,區塊鏈技術要在金融等監管嚴格的領域真正普及,還要很長時間。
高盛稱,預計未來兩年區塊鏈技術將出現早期的應用原型,2-5年內將被市場小范圍采用,5-10年內出現較大范圍的使用,而要被監管嚴格的美股股市采用,還要多達10年時間。
我們認為,在較短的時間內,以消費者為導向的共享經濟和社交媒體公司可能會率先開始采用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身份識別和信用管理系統。
在資本市場,預計未來兩年將在小范圍內、有限的參與者中間出現一系列早期的原型。鑒于美國股市等大型市場的監管要求以及參與者眾多,區塊鏈技術要在較大范圍內被市場接受可能還要長達10年時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