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空機構很難在A股市場中擁有生存的土壤
渾水來襲,讓市場感到膽戰心驚。從東方紙業、綠諾科技、多元環球水務,再到近期的輝山乳業及敏華控股等,都離不開渾水的身影。對于受沖擊的上市公司而言,受傷較輕的,則是市值縮水的影響。但受傷較重的,則是股價"閃崩",甚至受到交易所摘牌等處理。
近期,渾水再度來襲,并對港股市場的敏華控股構成了沖擊。然而,在渾水發布消息的那一刻,敏華控股價格出現直接跳水走勢,最大跌幅超過10%。但,在隨后的交易時間內,敏華控股卻做出了相應的反擊動作,并促使價格出現大幅回升的表現,并一度收復了價格"閃崩"前的位置。
實際上,被渾水調研揭露的上市公司為數不少,并不僅僅局限于港股以及中概股企業。與此同時,縱觀全球市場,沽空機構也不僅僅是渾水,還有包括香椽研究、哥譚市、格勞克斯等機構,而這些沽空機構對市場的影響還是不可小覷的,對上市公司而言,也是一個不確定的風險。
雖然渾水等沽空機構,調研及揭露的上市公司遍布全球,且不排除提前做好沽空的策略,但在A股市場,這些沽空機構很可能會阻擊不成,反而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之中。
其中,從資金靈活度的角度來看,港股及其余主要成熟市場基本上屬于開放型的市場,資金進出受到的限制不多,滿足各類資本的靈活性。但,對于A股市場而言,資本需要考慮到不少的因素,其中贖回額度的約束也是比較關鍵的因素之一。退一步來說,即使沽空機構成功狙擊某一上市公司,但它也可能存在監管約束以及贖回困難等風險。
再者,以港股為主導的成熟股票市場,不設置漲跌幅限制,且可以允許T+0的交易方式。由此一來,既可以提升沽空機構的獲利空間,也可以方便沽空機構的資金靈活度,提升資金的利用效率。但,與之相比,A股市場不僅設置了漲跌幅限制,而且仍沿用T+1交易方式,這對沽空機構而言,即使成功狙擊,單日獲利空間并不佳,且存在時間上、規則上的風險。
此外,做空工具不豐富,仍然降低了沽空機構進入A股的積極性。
這些年來,雖然A股市場逐漸增加了一些對接成熟市場的交易工具,但做空工具仍顯稀少,很難滿足沽空機構的做空需求。其中,以融資融券業務為例,多年來融券業務依舊很難獲得實質性的活躍,而融券業務的緩慢發展,也導致了融資融券業務不均衡的發展格局。
由此可見,無論從監管因素、市場規則因素,還是從交易環境因素、交易工具因素等,沽空機構很難在A股市場中擁有生存的土壤。不過,換一種角度思考,引入沽空機構并非完全壞事,或許對市場的治理以及對監督欺詐造假上市公司而言,還是具有一定的積極性影響。
但,A股市場要走向這一步,目前仍顯得并不成熟,更需要完善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例如,引入集體訴訟、提升投資者索賠效率等,這也是必須完善的問題。否則,在缺乏完善的配套條件基礎上,任性引入沽空機構,或完全照搬成熟市場的游戲規則,其引發的后果還是不敢想象的。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