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紡出口利潤空間收窄 用工難開始成隱患
雖然今年前5個月紡織服裝出口同比增速依然高企,但人民幣升值、勞力成本上升已經不支持出口形勢繼續保持樂觀。作為先行指標,6月份的PMI新出口訂單指數更是顯示,消費性服務業出口訂單為50.6%,已經接近50%的臨界點。
記者6日從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獲悉,雖然目前相關企業訂單較為充足、但利潤空間開始出現明顯縮窄。特別是在微薄的利潤空間中,企業再無法承受匯率的較大波動。
在近日召開的全國家用紡織品出口主營企業工作會議上,大部分家紡出口主營企業均表示,當前企業訂單較為充足,9月份以前的訂單已基本排滿,但利潤較去年同期有大幅下滑。
這主要源于今年以來棉花及紗線價格大幅上漲,雖然企業將出口價格上調 5%-15%,但遠低于原材料50%以上的增幅。
統計顯示,自去年4月份以來,隨著全球經濟的逐步復蘇,我國紡織業逐漸回暖,棉花、化纖等紡織原料價格水漲船高。截至今年5月初,328級棉花各地平均到廠價共計上漲4742元/噸,漲幅40.4%;粘膠短纖共計上漲7000元/噸,漲幅達54.7%;滌綸短纖共計上漲2650元/噸,漲幅33.5%。
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紡織業的利潤一直都在相對較低水平。紡織品進出口商會人士指出,面對原材料價格上漲,國內大量紡織企業不得不在“保利潤”和“保客戶”之間做出選擇,一旦客戶大量流失,企業最終必然會倒閉,因此更多企業選擇犧牲利潤來保住客戶,這導致織業的利潤將會被進一步壓縮。
此外,有企業反映,現在擋車工基本上都是老職工,工資大幅提高到3000元以上,年輕人依然不愿意從事此項工作。在未來的五年中,紡織產業技術工人的供給可能存在較大缺口,成為企業未來發展的一大隱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