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利潤低有訂單卻不敢輕易接
玩具業: 貿易量上升利潤率減少10%
昨日上午,國內自主品牌之一的玩具企業——東莞哈一代玩具董事長肖森林正在為趕制亞運會吉祥物而忙碌。盡管已近黃昏,生產車間依然燈火通明。工人們正在忙碌地工作著。
肖森林說,他的企業今年訂單量增加了50%左右,加上內銷市場,今年上半年的形勢比較令人滿意。來自海關總署的統計也顯示,2010年1~3月,玩具出口同比增長21.8%,基本上屬于恢復性增長。
肖森林說,玩具業今年出口增加至少30%以上,而他的哈一代今年出口訂單增加了50%。
不過,出口貿易量上升,并不意味著企業的日子好起來了。肖森林坦言,今年玩具業的利潤較之去年下降了10%左右。“這也是今年大部分出口產品面臨的情形。”
資料顯示,東莞玩具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最近上升了兩成,歐美授權的加工利潤越來越小了。“玩具出口正處于生死邊緣。”有企業負責人這樣認為。
服裝業:利潤低有訂單不敢輕易接
上半年,東莞服裝及衣著附件對外貿易同比增長27.1%左右,環比增長38.9%,環比增幅近四成。
有服裝界人士認為,雖然東莞市服裝貿易數量大增,但是其利潤情況同樣不樂觀,而且,目前很多服裝生產企業對于外貿的訂單都不敢輕易接受。“首先是受經濟環境影響,部分企業融資困難;其次,現在聘請工人的成本在不斷增加,即使訂單增加了,企業也不敢大量招工。第三,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服裝生產企業的經濟負擔。”
東莞市紡織服裝協會會長陳耀華接受記者采訪時直接說,如果說從訂單上來看,今年東莞服裝紡織企業日子非常好過,但對于部分企業反映利潤低的說法,陳耀華并不完全認同。他告訴記者,不能單純地理解為全行業利潤下降,比如同樣的產品,外國客戶在數量上一次性下單很大,為了增多客戶,自然會降低一點利潤接單;有的企業開始注重管理成本,看上去出口單價在降低,但是科學的管理導致成本下降,利潤總體來說甚至會增長,這在當前的東莞并不奇怪。
企業減負 鎮街在實踐
鑒于眾多企業反映出口貿易數量回升、利潤下降的情況,部分鎮區也開始有針對性地對企業予以支持。
記者從塘廈外經貿局獲悉,今年1~6月,塘廈合同利用外資10846萬美元,同比增長64%。簡政強鎮放權后,從7月1日開始,涉及企業進行來料加工轉三資的辦理程序,塘廈外經貿局已有批文審批權力,企業不需要到東莞市經貿局辦理,從而減少企業的辦證時間。這為企業運作成本上不但減少了環節,而且節省了一些成本。
此外,隨著出口退稅率的提高,厚街的出口形勢好轉。為幫助出口企業利用好出口退稅政策,加速資金回籠,自6月1日起,厚街國稅分局建立起了“出口500強”企業當月申報當月辦理退稅的高速通道,由原來“300強”的14戶出口企業擴大到23戶。
專家解讀:對內加強管理 對外爭定價權
出口貿易額大幅回升,利潤率卻在下降,對于東莞眾多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喜中帶憂的問題。長遠看卻是一個致命的問題。
對此,中山大學國際商學院副院長、經濟學家周天蕓認為,企業提到的人民幣升值對企業利潤有影響,但絕對不是主要的原因,因為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兌換比例波動還不到一個百分點。實際上,利潤下降是世界工廠失去了國際貿易的定價權所面臨的必然結局。企業只會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大家競相壓價導致利潤變薄才是真正的原因。周天蕓認為,東莞出口企業為了確保利潤穩定,只能對內加強管理提升效益、對外爭取定價權,當然爭取定價權沒有那么容易,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和研發隊伍,比如富士康這樣的代工企業,至少在同行中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除此之外,在出口貿易中要想一邊搶占市場份額、一邊又要獲取長期不變的利潤,難免會顧此失彼。她認為,作為世界工廠的東莞,騰籠換鳥、產業升級的政策思路非常好,但是關鍵是企業要盡快轉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