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出口難度擴大 三舉措施積極應對
2010年上半年,浙江省外貿匯率波動影響等不確定因素。在此情況下,作為外貿出口大省的浙江未雨綢繆,決定積極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服務中小企業,發展外貿“風向標”產品,借以化解匯率變動等不利因素對外貿出口的影響,力爭繼續取得良好的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
浙江外貿穩步復蘇 連創歷史新高
2010年上半年,浙江對外貿易延續了2009年底以來的恢復性增長態勢,特別是二季度增速加快,月出口額連創歷史新高。據浙江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上半年全省累計進出口規模達到了1175.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1.3%,比2008年上半年增長14.8%,其中出口822.2億美元,進口352.9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39.7%和45.2%,進出口規模已基本恢復到金融危機前水平。
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在今年1月正式全面啟動,極大地促進了我國與東盟的貿易往來與經濟合作,雙邊貿易額大幅增長。浙江省統計局副局長王杰表示,上半年浙江企業積極擴展海外市場,對東盟出口大幅增長,浙江對東盟出口50.9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6.1%,東盟取代日本成了浙江省的第三大出口市場,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由上年5.9%上升到6.2%。
與此同時,歐盟、美國繼續位居浙江省出口第一、二大市場。上半年該省對歐盟出口220.8億美元,同比增長36.7%,比2008年同期增長8.5%;對美國出口136.7億美元,增長29.2%,比2008年同期增長9.1%。對歐美兩地出口集中度由上年同期的45.4%下降到43.5%。
統計數據顯示,船舶、電子信息產品等帶動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快速增長;私營企業出口比重超過一半,對出口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58.2%。上半年,全省船舶出口41億美元,在上年同期增長16.1%的基礎上又增長1.3倍,成為繼紡織品、服裝之后浙江省第三大出口商品;晶體管出口11.1億美元,同比增長3.6倍;機電產品出口363.9億美元,同比增長50.1%。民營企業出口467.7億美元,同比增長46.5%。
不利因素開始顯現 擴大出口難度加大
據浙江省人大財經委和省發改委的調查,當前,在全省外貿復蘇的同時,一些對出口貿易不利的因素也開始顯現出來,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一是擴大出口的難度加大。由于浙江省出口額中有97%左右都是用美元計價對外結算,因此從目前來看歐元的深度貶值對出口規模也沒有造成很大影響,但是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尚未結束,主要經濟體失業率居高不下,出口形勢比較嚴峻。由于歐盟是浙江省最大的貿易伙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沒有有效化解、歐元繼續貶值等引起當地經濟不穩定、購買力下降等一系列負面影響將會對該省三季度出口造成直接影響。
二是人民幣匯率短期內升值壓力較大。目前浙江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平均主營業務利潤率約為5%,勞動力就業較多的紡織企業利潤率只有2%到5%。只要人民幣升值3%到5%,不少企業將面臨生存的嚴峻考驗。杭州私營業主黃建國告訴記者:“受這個原因影響,許多外貿企業由去年的沒有大單、長單轉為不敢接大單、長單。這對企業發展是個不小的考驗。”
三是出口企業的經濟效益逐步走低。據了解,上半年浙江全省近1500家重點監測企業中,有三分之一的企業表示利潤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出口商品價格上漲幅度遠于原材料上漲幅度是企業利潤下滑的一個重要原因。據測算,上半年全省主要商品的出口價格僅比上年同期上漲1.7%,與同期工業品出廠價漲6.8%和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漲13.8%相比,相去甚遠。這表明上半年出口額的增長主要依靠出口量的大幅增長拉動,出口企業的效益情況不容樂觀。從重點監測企業反饋的信息也證明了這一點,上半年這些企業中出口價格上漲的企業僅占41.4%,而主要出口商品原材料價格同比上漲的企業占68.5%。
浙江沃爾德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曉野告訴記者:“近期匯率波動對出口型企業影響非常大。就以我們企業為例,出口到歐洲的一集裝箱襪子的利潤可能還不足千元,甚至還會發生虧損的情況。”
促轉型、發展風向標產品 浙江將積極應對
浙江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面對外貿出口的復雜形勢,浙江也采取了相應措施進行應對,主要集中在以下三點:
一是產業轉型升級和外貿產業發展互相促進。外貿與產業結構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產業結構的升級可以促進對外貿易通過發揮比較優勢,彌補比較劣勢,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提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工業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擴大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
同時,出口商品顯性比較優勢的變化也會促進制造業行業結構日益升級優化。一方面表現為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通過技術改造、拉長產業鏈、培育一批知名服裝品牌和企業等,技術含量穩步提高,紡織服裝出口附加值不斷提高,出現了“價增量減”的好勢頭;另一方面表現為裝備制造業、化學纖維制造業、金屬加工業等產品附加值較高的行業競爭優勢逐步增強,比重上升。
二是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融資難是中小企業長期面臨的困境,作為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較為發達的地區,浙江省的中小企業也長期被困擾。近年來,浙江省一直致力于破解這一難題,率先在全國出臺了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政策,進一步加強了中小企業擔保體系建設,開辟中小企業在銀行之外的融資渠道如信托債權基金等。
這位負責人說,接下來將加快面向中小企業服務的地方金融創新,推進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試點,積極創造條件打造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確保小企業信貸投放增量不低于上年。
三是加大船舶等外貿風向標商品出口勢頭。據聯合國貿發會的統計,全球約90%的貨物貿易通過遠洋運輸完成,因此船舶等有關商品的生產和貿易成為全球貨物貿易走勢的風向標之一。金融危機期間,很多進口商由于資金周轉困難出現悔單、延遲交付等,經濟形勢好轉使進口商信心增強,紛紛要求加單、提前交付。浙江歐華造船有限公司、浙江正和造船有限公司、揚帆集團有限公司等大型骨干造船廠抓住市場回暖的時機,加大了接單力度。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