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棉花雙重擾動 河北紡織服裝出口未遭沖擊
河北出口的“三駕馬車”之一。6月19日,人民幣重啟匯改,之后匯率一路飆升,到昨日升值達2.08%。外界一般認為,利潤率較低的服裝紡織業面臨人民幣升值的沖擊最大。不過,官方統計顯示,在匯率頻繁波動的最近幾個月,河北紡織出口基本上平穩增長,9月比8月增長了41%。省內專家告訴記者,紡織服裝業的應變能力和頑強生存能力或許被低估。
出口:未遭升值沖擊
記者得到的出口數據顯示,重啟匯改之后的三個月內,河北紡織服裝出口金額除了8月份環比下滑22%之外,7月和9月均保持了40%和41%的環比增長速度,三月累計出口金額的同比增速穩定保持在46%左右,和河北整體出口的后危機復蘇保持了同步。
今年前三季度,河北紡織服裝出口金額達到28.9億美元,在河北出口中占到了17.4%,超過了鋼材的15.8%,成為僅次于機電產品的第二大出口商品門類。
在出口服裝中,裘革皮服裝成為今年的亮點,7月環比將近翻了四倍,9月繼續翻了一倍多。今年前九個月,裘革皮服裝累計出口5.3億美元,已經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24%。
另據統計,前三季度,河北1093家已在統計局備案登記的棉紡企業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05.70億元,同比增長23.78%,實現利潤40.40億元,同比增長23.43%。
復蘇:表現優于全國
記者對比國內數據表現,在服裝紡織出口復蘇上,河北公司的表現優于全國。
海關總署最近公布的統計顯示,今年前九月,我國出口服裝紡織(包括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服裝及衣著附件)1814億美元,同比上升49%。其中,出口服裝及衣著附件132億美元,上升19%;出口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681億美元,上升30.7%。
而河北前三季度服裝出口增長了43.7%,紡織品出口增長了50.4%。
小廠:關停另有原因
眾所周知,除了人民幣匯率升值外,河北服裝紡織行業今年面臨不少利空。全國勞工成本普漲兩成,三季度棉花價格又大幅上漲,有行業人士預言紡織服裝企業面臨“寒冬”。
河北紡織服裝行業出口到目前為止表現還算“淡定”,原因何在?省內服裝紡織行業有關協會的權威專家告訴記者,一些小紡織小服裝的關停并不代表全行業,目前人民幣升值對于河北服裝紡織企業的影響并不大,而棉價上漲并不會一直持續,外界可能低估了紡織服裝行業頑強的生存能力。
該專家分析說,大中型出口企業一般依靠遠期外匯交易鎖定了出口人民幣的收入,人民幣匯率波動,會影響出口企業的利潤率,但不會對出口和企業經營造成沖擊。
他表示,短期匯率波動影響最大的是一些從事“短平快”訂單的小紡織小服裝,而對省內以及全國來說,這些企業的問題更主要來自棉價,“今天買了棉花明天用的小廠子,現在只能停產,停產對全行業其實是好事。”
大廠:轉嫁成本壓力
目前,棉價的異動對于河北服裝紡織業的影響已經超過了人民幣升值,不過上述專家表示,棉紡織以及服裝企業在價格上并非“鐵板一塊”,可以通過向下游漲價緩解成本壓力,而在“買漲不買跌”心理的作用下,目前紡織企業尚未出現庫存滯銷。
專家舉例稱,比如不少香港公司從河北進口棉紗和棉布轉口到韓國、東南亞等地,棉花漲價,出口的棉紗和棉布自然也相應漲價,“比如每米布從7.2元漲到7.35元”。最近,棉花從每噸1.8萬元上漲到2.5萬元,與此同時,棉紗行情也上漲了5000元左右。
專家稱,棉花漲價對于不同類型紡織廠的影響也大不相同。比如大中型廠都有20天到2個月的棉花庫存,紡織廠使用庫存低價棉花,而按照最新價出售棉紗,利潤不降反增。而根據以往規律,庫存棉花耗盡時,棉價高峰已過去。服裝企業的現象也類似。
迄今政府已出臺棉價穩定措施,而棉花主產區新疆的學者也指出,此輪棉價暴漲,除了國際市場變化外,不排除游資炒作,這種飆漲不可持續,預計到年底或者明年初棉價會回落到正常。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