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上海世博開幕式十亮點
開幕式上旗船列隊駛向盧浦大橋。
來自大洋洲的新西蘭毛利歌舞團演員表演《勇敢的號角》。
昨晚8時許,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式在黃浦江畔的世博文化中心拉開帷幕。國務院副總理、上海世博會組委會主任委員王岐山在開幕式上致辭。國際展覽局主席藍峰在致辭中對世博會在中國舉辦表示祝福。國家主席胡錦濤宣布: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開幕!
在這一盛大的開幕式上,精彩頻出,而最吸引人的十大亮點是:
“荷花少女”圣潔鳴唱
在開幕式的序幕中,數百名身著粉色長裙的中國少女如一朵朵亭亭玉立的荷花,佇立在舞臺上,仿佛“和諧天使”。她們與宋祖英、成龍共同演繹《和諧歡歌》,展示出世博會東道主的自信與從容。據了解,“荷花少女”來自上海的5所大學,均屬于非專業的“本色”演出。
巨型“白鴿”展翅翱翔
序幕中,舞臺上空出現了一只巨型“白鴿”,張開夢幻般的翅膀。“白鴿”由770個“浮球”組成,并以中國傳統篆刻中“陰文”與“陽文”兩種形式呈現。而這些“浮球”在此后的室內演出中,又將變幻出EXPO、波浪、世博會中國館等造型。
這一幕其實是由770臺獨立伺服電機在計算機控制下完成的。牽引“白鴿”的是770根含納米技術的細線。
《藍色多瑙河》兩度響起
開幕式上,《藍色多瑙河》兩度奏響。第一次是在室內演出的《江河情緣》一幕,第二次是在室外燈光噴泉焰火表演中。
這首由奧地利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創作的、久負盛名的圓舞曲,1868年在巴黎世博會上一鳴驚人。在當時沒有電話、電視,更沒有互聯網的時代,竟迅速傳遍世界。《藍色多瑙河》已成為世博會歷史上一個不可磨滅的文化符號。
芭蕾·《長江之歌》
這是中國膾炙人口的《長江之歌》誕生以來,最富有創意的一次呈現。在青年鋼琴家郎朗的指尖,《長江之歌》將與《上海協奏曲》串在一起,以精巧的變奏形式亮相。
昆西·瓊斯與譚盾合作世博歌曲
美國音樂界成就卓越的藝術家昆西·瓊斯與中國音樂家譚盾為上海世博會特別聯袂創作的英語歌曲《Better City Better Life》在開幕式上閃亮登場。
昆西·瓊斯在上海世博會籌辦期間曾前來上海采風,在洛杉磯完成最終創作時,還加入了上海方言中“我”“你”的發音。譚盾推崇的“水鼓”樂器,也在演出中得到了使用。
谷村新司與波切利
在室內文藝表演中,世界一些頂尖藝術家為觀眾進行了精彩的表演,其中有日本“國寶級”歌唱家、62歲的谷村新司和意大利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兩人分別演繹了經典之作《星》和《今夜無人入眠》。
谷村新司和波切利的亮相還有一層寓意——由來自日本的谷村新司和來自意大利的波切利,象征著從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到2010年中國上海世博會,再到2015年將舉辦的意大利米蘭世博會,這是一種世博會的傳承和接力。
玉樹震區兒童亮相
在室內表演的高潮部分,觀眾見到兩個在玉樹地震中幸免于難的藏族孩子與中外小朋友一起手拉手的動人一幕。
五彩旗船,百舸爭流
室外演出上演了罕見的“水景秀”。其中一幕,6000只LED發光球變幻著紅、橙、黃三色從黃浦江上游的盧浦大橋順流而下,來到江心舞臺,形成一派錦繡燦爛的場面。這其實也是一場具有象征意義的“世博會水上入場式”。
水上“梁祝”翩翩“蝶舞”
在室外多媒體焰火表演的第二幕中,中國經典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響起。
江心,兩座大型噴泉船營造出奇幻氛圍,身著藍綠色漢服的“梁山伯”與桃紅色唐裝的“祝英臺”形象,在水幕上若隱若現。漸漸地虛擬人物化作蝴蝶,如夢如幻。
浦江兩岸焰火“手牽手”
在室外表演的最高潮,金色禮花在黃浦江兩岸競相綻放,并跨越水面,相迎對接,形成“手牽手”的特殊造型。隨著《歡樂頌》的音樂響起,焰火、激光、噴泉一起加入到光與火的狂歡,一時間滿天璀璨,照亮夜空。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世博會開幕恰逢中國農歷三月十七,在天氣、潮汐等的配合下,噴泉、音樂、燈光、焰火等共同上演了一場富有未來感的“春江花月夜”,象征全人類的和諧歡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