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傾力打造三大百億產業
今年1月12日,是國務院批復《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一周年。一年來,皖江示范區建設,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安慶日報從今日起推出《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一年看基礎》專欄,全面展示各地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取得的成績。
歲末年初,記者來到望江經濟開發區正在建設中的安徽美亞針紡有限公司施工現場,座座拔地而起的廠房,數臺塔吊轉動有致,百余名工人穿梭其中或焊接、或澆灌,一派忙碌。浙江投資方副總經理劉鑄金欣喜地說,總投資5億元的針紡項目集軋花、紡紗、針織、印染、服裝五大功能為一體,目前已完成投資3.5億元,部分設備正在安裝,今年6月投產沒有問題。
過去的一年,望江縣上下按照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戰略部署,精心謀劃,夯實基礎,圍繞“工業強縣、開放活縣、人才興縣、生態立縣”四大戰略,在做大、做精、做強省級經濟開發區,規劃建設好橋港經濟開發區和臨江產業園,搭建好承接產業轉移大平臺的同時,著力優先培育“紡織服裝、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新興機械制造”三大百億產業集群。自我加壓,努力擔當起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的橋頭堡、排頭兵。
“通過一年打基礎,望江縣目前發展最快、最好的是紡織服裝;其次是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和新興機械制造。”縣委書記張金華如是說。
2010年該縣通過產業招商,拉長產業鏈;保護環境,抬高門檻集約用地等多措并舉,成功引進高精度銅帶、毛絨染織、鋁及鋁合金板帶、印制電路板、特種機械制造、迪凱紡織印染服裝及瓦楞紙板加工等7家投資超億元工業項目。對此,美亞針紡公司副總經理劉鑄金深有感觸。他說,公司最終選擇望江提升式轉移發展,看好的不僅僅是本地質優量豐的棉花資源、水陸兼容的交通區位、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更是相中了望江親商、安商、幫商、富商的投資環境,在這里投資發展既溫暖又舒心。
至2010年底,望江縣紡織服裝企業已增至360家,全行業產值累計達到38億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45%。該縣紡織已進入全省產業振興規劃和“861”行動計劃,成為全省最具特色的30個產業集群之一。
放大優勢,惠及百姓,乘勢而上,追趕跨越,是望江上下對承接產業轉移的共識。打好“橋港牌、農產品優勢牌、環境友好牌”,是望江人希望所在。已基本建成的10平方公里省級經濟開發區、13個各具特色的鄉鎮工業集中區和農民工創業園,以及初具規模的安九線、麥望線、長江岸線三大產業帶,是望江縣承接產業轉移的抓手和平臺;規劃和建設之中的3個長江外護圩,以及40平方公里的橋港經濟開發區和臨江產業園,是該縣做大做強產業后發優勢之所在。
至2010年底,望江僅經濟開發區就先后引進工業企業95家,其中億元以上工業企業25家;鄉鎮工業集中區和農民工創業園,已累計聚集工業企業123家,全年預計可實現產值15億元以上;橋港經濟開發區和臨江產業園新引進3家年產值超30億元的工業項目,一家企業已開工建設。
記者感言
夯實基礎,構筑平臺;放大優勢,惠及百姓;乘勢而上,追趕跨越,讓記者為之振奮。
整合挖掘優質資源,進行高品位對接,拉長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摒棄小、雜、污企業,抬高園區承載標桿,明晰定位,提高土地單元產出率,走環境友好型之路;親商、安商、幫商、富商,讓投資方溫暖舒心,已成為該縣“打基礎之年”的自覺行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