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專賣店成網店“試衣間” 大多為網購而“試”
“店里的顧客比以前多了,生意卻越來越淡,不是女兒說我還真不知道,原來這些人都是為網購仿貨來‘踩點’的。”
這兩天,盼著最新款春裝能火一把的揚州某品牌服飾專賣店老板瞿女士氣不打一處來。這些天,店里來了許多年輕女孩,進門就忙著試這試那,顧客多了本是好事,可沒想到幾撥人都是試好尺寸顏色,記下貨號后就拜拜了。后來聽女兒提醒,瞿女士才明白,這些人多半是把專賣店當成了“試衣間”,試好衣服回去網購了。
到實體店試貨在網店交易,越來越多的網購族把這當做了“淘寶”的高招。網購達人劉藝欣告訴記者,網購價格雖然誘人但有個缺陷,尤其是穿著類商品,不親身一試看不出效果,而實體店的同款商品無疑幫忙解決了這個難題。“衣服鞋帽這類東西,客人即使不買,我們也不好讓人家‘非買勿動’吧?”在瞿女士這些實體店老板看來,試自己的衣服讓網店賺錢實在難以接受,但苦于難以阻止也只能吃啞巴虧。
而讓瞿女士更不能接受的是,網上的同品牌商品大多是仿貨,因為她代理的這個品牌從未允許經銷商將商品上網銷售。經女兒指點,她自己上網買過一件同品牌的新款毛衣,“做工雖然比我賣的正品差一些,但從款型到顏色甚至吊牌都一模一樣,而價格還不到我賣的一半。”瞿女士說,網上賣家都說是廠家原單,其實業內人一看就明白,廠家根本無權銷售任何非自有品牌的商品。而同一品牌的同期商品以懸殊的價格同時銷售,也絕不會是一個名牌企業所為。
江蘇省工商部門人士認為,網店目前已經成為名牌仿品的主要銷售通道,要避免這些仿品對正品實體店經營形成沖擊,除了需要在生產源頭堅決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外,也需要引導消費者建立健康的消費觀念,自覺抵制購買仿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