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協副會長:8月份30%棉企資金鏈或斷裂
去年到今年,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中國棉花行業協會副會長、深圳華孚色紡董事長孫偉挺昨日作上述表示。
棉價兩月回落近萬元
孫偉挺有30年的棉紡行業經驗。他率領的華孚色紡是全球最大的色紡紗企業之一,在全球高檔色紡紗市場有逾四成份額,每年棉花用量達20萬噸。
華孚色紡在新疆有8萬畝優質長絨棉田。即便是從田頭到鋪頭兩頭信息在握、可以早一季預見行情的孫偉挺也感嘆,“完全沒有想到,棉價會漲得那么高,跌得那么快”。棉價從去年的每噸2.1萬元一路漲到年初的三萬三四,“我們原以為會震蕩向下,結果差不多一個月就削平陡峭的坡度又回落到兩萬四五。”“這種情形30年未遇”,讓人“心驚肉跳”。
棉花被操縱棉紡業受傷
孫偉挺分析稱,這波棉花的行情完全被資本操縱,具有三個以往從未出現的特征。
其一,國內棉價與國外棉價倒掛,國外棉反倒比國內棉每噸高4000至5000元,而過住則是每噸低3000至5000元。第二,棉紗價格上漲超過棉花,這表明整個產業鏈出現恐慌;第三,不是期貨影響現貨反而是現貨影響期貨。這些特征表明棉花行情的演繹完全超出了行業供需基本面,棉花像許多農產品一樣被當成投機炒作的工具。正是由于行情超出過往經驗,很多人都做了相反決策,輸家大大超過贏家,給整個棉紡行業帶來致命打擊。
據媒體披露,山東紡紗企業半數隨著棉花價格的回落,囤貨隨之虧損。在新疆的2萬溫州人棉商,還有相當部分棉花仍然囤在手上,資金鏈已經很緊。
孫偉挺稱,由于棉價落得過快,棉紗價格不變,棉紗下游企業訂單落單率僅有60%,使得不少棉紗企業生產突然面臨“休克”。對于這些企業而言,最后的致命一擊就是銀行抽貸或民間借貸收回資金。他估計,到今年8月,農業發展銀行把棉花貸款清零時,可能會有20%至30%的棉紗企業資金鏈崩裂。“這次棉價暴漲暴跌對行業的傷害,遠遠超過金融危機的大幅回調”。
棉紡去年暴賺今年難熬
富安娜董事長林國芳昨日告訴記者,去年棉花暴漲樂壞了棉紗廠,棉紗還未生產出來,價格就已經漲了。棉紗企業一路開足馬力生產,一路大舉囤棉。去年棉紗企業趕上了十年不遇的豐收年。今年日子卻最難熬。
孫偉挺稱,棉價暴漲,棉紗生意從未有地好賺,原本正常的3%行業平均凈利,一下升到了7%至8%。去年全國一下新增1000萬紗錠。“大家都去打資源大戰了,而不是練內功,搞技術創新。”中國是紡織大國但非紡織強國,這是一次倒退。原本粗放經營的棉紗產能應當淘汰,但有些企業卻通過資源投機反倒大賺一把。
孫偉挺表示,這波行情長遠講對行情有利,是行業戰略方向再“回補”,即從靠外延、靠投機獲利,往搞品牌技術、苦心經營回歸。“盡管場面有些慘烈,社會資源浪費太大”。孫偉挺稱,今年就有很好的并購機會出現,以前并購一家企業要花1億,現在三五千萬即可拿下,行業集中度會進一步提高。
在華孚色紡有一個專門期貨部門,孫偉挺本人更是天天看內、外盤棉花期貨行情,“經歷了這次考驗,大家都明白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做棉紡行業的必需更加關注期貨,更多參與期貨,今后套保的手段也會更激進”,孫偉挺說。
即使在原料市場劇烈波動的背景下,掌握定價權、資金實力雄厚的企業,由于可以順利完成提價,增長更快。華孚色紡盈利增長154%,今年首季凈利增長仍達33%。富安娜去年凈利增長48.37%,今年首季凈利增長達63.25%。
炒棉大戰硝煙未散
近日國內外旱情天氣,讓棉花一路下挫的行情再現不確定性。周二鄭棉1109合約收盤反彈至26230元每噸。棉花后期的不確定,讓炒棉資本有點躍躍欲試。一位紡織企業的負責人昨日告訴記者,目前我們還在觀察棉花的行情,如果棉花進一步回落到合適價位,我們就會買進,伺高位時拋出。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近期天氣的變化,讓炒棉者對棉花重燃信心。據其透,新疆一些在兩萬四五買入的囤棉者,現在又不急于出手了,他們還在等待行情出現轉機。
孫偉挺表示,無論棉花行情怎么變,國家今年1980元每噸的收購價,對棉紡行業的穩定將起決定性作用,盡管這一政策還只是一年。
對家紡、服裝行業而言,棉花暴漲暴跌對其總體有利,“因為漲上去的終端產品價格很難再降下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