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郝莊“服裝城”成了“發財寶地”
7月14日,太原郝莊西城專營店。最近,他正在籌備公司夏季新品發布會。“太原服裝城成就了我。”潘順利笑著說。
在郝莊太原服裝城,像潘勝利這樣的外地客商,很難統計來了多少又走了多少。目前,太原服裝城旗下有8個市場,吸納了全國17個省市區的5000多客商,從業人員達3萬余人。很長一段時間里,在太原人眼里,郝莊太原服裝城,成了不少異鄉人的“發財寶地”。他們在這里,揣著致富的夢想,不怕苦、不喊累,背井離鄉,憑自己的勤勞和智慧贏得了豐實的人生。
20年前郝莊人“請來”江浙客
20多年前,太原雙塔西街省體育館斜對面的牛站,有一個馬路服裝市場。小街不寬也不長,卻有400多江浙人開作坊賣衣服。人來人往,交通和衛生成為當地人最頭疼的問題,當地居民盼著這些開店的江浙人走,還街道于清靜。太原市、迎澤區政府考慮著搬遷這一馬路市場。
于牛站不遠處的朝陽街上,耕地被蠶食的郝莊人在村邊建起了一座商場,他們的目標就是把牛站“不被待見”的江浙客請進來。最優惠的條件、苦口婆心的勸說、政府相關部門的協調,這些年輕的江浙人來到雙塔之側,朝陽街上,成為太原服裝城第一批經營戶。
1991年10月28日,市場正式開門營業。至今,回憶起開業第一天火爆的景象,東城元老級客商仍興奮不已:“生意火得不得了,一天可以賣幾百件衣服。”
最早的這批商戶,絕大多數采取前店后廠的產銷方式。白天賣衣服,晚上做衣服,狹小的縫紉車間里,老板裁剪衣料,工人們縫紉成衣,業務繁忙的時候,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這些年輕的江浙人銷售的衣服,用最便宜的價格、最新潮的款式在太原站穩了腳跟。不到一年,“服裝城”成了“朝陽街”的代名詞。
江浙商人們切實地發覺自己找到了“風水寶地”,擴大規模,呼朋喚友一起來服裝城,商場攤位很快變得供不應求。僅僅過了一年,第二座服裝城西城服裝城也誕生了。郝莊人的建設速度讓客商們驚奇,這座新城,從開挖地基到開業,僅用了5個月。
隨后1993年,精品城開業,再接著御都商城、龍馬市場、名品、眾愛布料市場、吉美內衣城、新港匯摩配市場、新東城、新西城……一年建一個,甚至最多的時候一年建3個,開一個火一個,天南地北的人們如潮水般涌向這里,2001年組建起太原服裝城集團。就此,服裝城開創的朝陽商圈成了太原市成名最早名氣最大的商圈之一。{page_break}
成就商人財富夢想
20年的服裝城發展史中,從來不缺少創業激情。天南地北的“淘金客”,在郝莊實現自己的財富夢想,也給這片土地創造了財富。
下面這幾個例子頗具代表性,艱苦創業、吃苦耐勞的精神被他們表現得淋漓盡致。有了這種精神,他們從家庭小作坊走到今天的百萬千萬家產也就不足為奇了。
5年前開家庭小作坊5年后擁有上百加盟店
新西城的潘順利是溫州人,接受公司委托,2005年,和妻子來到太原。剛來時,他們在地下室租了一間20平方米的小攤位,背井離鄉,人生地不熟的兩口子,妻子在家看店,丈夫負責外聯。為了拓展業務,一年時間,他跑遍山西經濟發展好的50多個縣市區。5年后的2010年,他在山西各地,已擁有100多個加盟店和專營店。他的生意,比剛來太原擴大了幾十倍。
“在我的影響下,家鄉十幾個老鄉跟我來到太原。”潘順利笑著說,現在,不少人已經賺了錢。他在雙塔南巷一個新建小區,購買了一套150平方米的住房。前一陣,拿到了新房鑰匙。
開業頭一天賣了1000多條秋褲
浙江臺州客商梁子生,今年64歲,是東城服裝批發市場的老商戶。上世紀80年代,在親友的帶動下,他在家鄉開辦了一個家庭服裝加工點,全家5口人加工內衣。1991年,郝莊東城服裝批發市場建成開業,梁子生在商場租了一個攤位,經銷自家加工的秋衣褲。
“開業頭一天,我女婿推銷出去1000多條秋褲,一件秋褲利潤0.5元,一下掙了500元,”梁子生笑著說,到1993年,梁家在太原的這個小小的鋪面,年營業額達到十多萬元。賺了錢,梁家翻蓋了老屋。1994年,在女婿的影響下,梁子生舉家遷往太原。
到新東城服裝批發市場開業時,攤位經營權一票難求。梁子生咬牙花費10萬,從一個朋友手中購買了一個攤位的經營權。隨后幾年,他的生意一年比一年好,到2004年,梁家有了兩個攤位,一年銷售額達到500萬。后來,為了提升內衣檔次,他申請了“勁恩”商標。如今,勁恩內衣已是小有名氣。
由于精明能干,梁子生后來還“晉升”為郝莊新東城服裝批發市場管理層,如今負責商場招商部。前些年,他在朝陽街購買了一套110平方米的住房,買了私家車。最近,他正四處看房,打算換一套大的。{page_break}
太原小老板攢人脈浙江開廠做褲子
太原人趙紅而今和丈夫在浙江開廠,專門生產褲子,此前她也是服裝城一個小攤位的老板。與四鄰江浙人熟了,深深為江浙人吃苦耐勞的精神感染和打動,過了兩年“夜里10點休息,凌晨4點起床打包批貨”的生活后,手里有了點積蓄。2005年,她跟著去浙江考察,然后留下來建了廠子,專賣褲子,現在每年銷售額200萬元。她說,當初走出太原的勇氣,就是在服裝城鍛煉的。
親商、愛商、尊商、敬商構成創富理念
一年又一年,服裝城的商鋪總是滿滿當當,這和服裝城人員對商戶的好分不開。“入駐的商戶,可以得到各種幫助。郝莊社區專門為我們這些外鄉人辦了學校和幼兒園,我們在這里經營,沒有后顧之憂。”新東城一個商戶說。“駐城經營的商戶,是商場造富的源泉。商戶賺到錢了,商場才能賺到錢。”太原服裝城有關負責人說,在太原服裝城,親商、愛商、尊商、敬商,是公司多年經營管理當中逐漸形成的理念。“來自五湖四海的客商給郝莊人帶來財富,理應得到我們的尊重。”當非典、金融危機襲來時,服裝城主動減免商戶的各項費用,類似的例子舉不勝舉。
人流量大,治安狀況比較差,偷盜案件時有發生。為此,服裝城聘用擁有豐富經驗的退休警官,成立社區巡查隊,協助公安部門,打擊犯罪分子。太原服裝城所有商場,每個經營樓層的保安,對小偷小摸嫌疑人,摸索了一套跟、勸、趕、抓、跟、破的辦法。
在太原服裝城,商戶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有人進有人退,但經營時間長牌子大的,都和“誠信”脫離不開聯系。有的商場經過與經營戶溝通,共同向社會承諾:凡商場出手的商品保證做到品牌真實,價格合理,服務周到,顧客購買商品,只要在規定期限內,不影響二次銷售,保證無條件退換。有的商場鼓勵商戶走品牌經營。“上世紀90年代,因為服裝加工質檢差,我們經常接到消費者投訴。”西城服裝批發市場一位工作人員說,為了解決這類投訴,他們一來說服商戶進行理賠,二來還得做好消費者工作,盡量把負面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漸漸地,8個商城都建立起投訴接待辦公室,委派有經驗的工作人員,協調處理商戶與消費者、商戶與商戶之間的糾紛。這個工作平臺,有效化解了各類投訴和糾紛事件。去年年初,投訴接待辦公室延伸成人民調解委員會。
20年,一手打造出朝陽商圈的服裝城人冷靜地開始思考,依托區域優勢可以吸引來人氣和商氣,但和全國知名的服裝批發市場相比,離宜商、宜居都有不小的差距,樓體條件、室內環境、交通都在發出挑戰,而今,新一輪提檔升級正在人們的視線中進行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