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紡行業新變革:縫制新標簽
對經營模式同質化的家紡行業來說,如今也到了變革的時候。
中投顧問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國內家紡行業的產值近9000億元,市場總額在5000億元左右。在快速增長期,雷同的經營手段尚能被行業的高速成長掩蓋,不少企業搭上了消費增長的順風車。而一旦行業進入相對緩慢的成長期,加上房地產低迷等宏觀環境的影響,家紡業雷同的經營模式必將引起更加白熱化的爭奪。
一方面,家紡企業對目標消費群的定位趨于同質化。無論規模大小,實力強弱,大多數家紡品牌瞄準的都是“高端消費群”。另一方面,不同企業的產品趨于同質化,這不僅指品類與款式,更體現在品牌訴求上:幾乎所有的產品都倡導歐式的奢華生活與藝術品位。
這些現象直接導致了家紡業“大而不強”的尷尬。在這個極度分散的市場,即便是已經上市的羅萊、富安娜(002327)和夢潔,加起來的市場份額還不足2%,而且由于地域限制等問題,尚未形成一個覆蓋全國的品牌。而隨著這三家企業的上市,行業很可能發生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各類缺乏品牌知名度的小企業將面臨被淘汰的命運。于是,如何在這個紅海市場中“逃離平庸”,培育消費者的忠誠度,就成了擺在整個行業面前的挑戰。
在羅萊家紡(002293)董事長薛偉成看來,家紡品牌要實現差異化,首要任務是“聚焦細分市場”。畢竟,家紡業的門檻很低,新的品牌會不斷涌現,沒有一家企業能夠壟斷市場。這種情況下,找準品牌的定位與細分客戶就成了制勝的關鍵。未來,家紡市場可以細分為奢華個性、精致時尚、時尚平價等多個子市場,企業要做的,則是認真評估這些子市場的發展潛力、現有規模、競爭狀況及自身能力與該市場的匹配度,讓目標消費群感到“物有所值”。
以羅萊為例,幾年前,公司便著手實施多品牌營銷策略。通過主品牌羅萊和其他代理、授權、收購的品牌,公司試圖為不同層次的消費者提供不同風格的家紡產品。
具體說來,羅萊將目標市場以不同年齡、性別和消費能力進行細分,在此基礎上推出相應的品牌組合。其中,主品牌羅萊定位于家紡用品中的中高端市場;來自澳大利亞的品牌喜來登主攻高端家庭的需求;意大利品牌意歐戀娜瞄準的是富豪家庭的奢侈需求;尚瑪可針對的是年輕的時尚人群;迪士尼則滿足了兒童家紡市場。不難發現,這些品牌的市場定位、價格與消費群體存在著明顯差異,相互間的沖突并不大。公司嘗試著用一種“系統化的品牌戰略”,一網打盡不同層次、年齡的消費者。與此同時,公司在每個品牌下都設立了獨立運營的團隊與獨立的招商加盟系統,以保證品牌的個性化。
事實上,這種多品牌策略在家紡業并不鮮見:富安娜旗下共擁有富安娜、馨而樂、維莎、圣之花和勞拉夫人等五大自主品牌,覆蓋市場中不同的消費層。夢潔的品牌圖譜中則涵蓋了夢潔、寐MINE、夢潔寶貝等子品牌。
在多品牌格局下,家紡企業下一步需要考慮的是如何讓這些品牌和諧共生,使消費者對公司建立的“品牌群”產生全方位的黏度。對此,薛偉成開出的藥方是——完善品類組合。羅萊發現,如今購買家紡用品的客戶中,很大一部分是剛買房的年輕人或喬遷新居的人,他們更加注重家居布置的整體性和個性化,希望購買成系列的家居用品,包括床品、窗簾、地毯等。調查結果顯示,90%的消費者都希望在“一站式”的店鋪內購物。于是,羅萊預測“大家居”時代即將來臨,品牌整體化是未來的大勢所趨。在店鋪內,窗簾、床品和家居飾品必須進行組合搭配,才能給予消費者新的體驗。
這意味著,家紡業的產品線需繼續延伸,分散在各個鏈條上的資源需要重新整合,而與其他品牌的合作也需進一步加強。于是,羅萊開始馬不停蹄地在“大家居”的版圖內引入新的品牌,包括歐洲的專業毛巾生產商Christy、葡萄牙衛浴家紡Graccioza、歐洲家用芬芳生產商Millefiori……“招兵買馬”之后,羅萊的產品結構從最初的以單套件、芯類為主的傳統家用紡織品,擴充至家裝飾品、香薰、家居服飾、毛浴巾、地墊等十二大系列,覆蓋到不同年齡段、不同功能需求的500多個品種。從2009年起,羅萊在各地陸續開張了各類大型家居生活體驗館,希望以多元化的產品與品牌,向消費者展現公司從銷售家紡產品到推行“生活方式”的轉型。
如今,羅萊的產品與品牌隊伍仍在不斷豐富中。對家紡業來說,羅萊的經驗或許值得借鑒:用多品牌及豐富立體的產品線對渠道進行最大范圍的覆蓋,這是羅萊核心的戰略系統,也是家紡業繼續獲得想象空間的關鍵所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