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紡織服裝外貿企業(yè)進入寒冬
龍年將至,本應迎來新一年采購旺季的紡織服裝外貿企業(yè),卻經歷著訂單每況愈下的慘淡日子。這幾天,在從事服裝外貿生意多年的龔先生身上,找不出一丁點兒年味的歡快和喜慶。偌大的公司冷冷清清,只剩他一人耷拉著腦袋窩在辦公室長吁短嘆,因為他快半個月沒有接成一單生意了,此時他不知所措。
“量跌價低”成訂單共性
“匯率波動、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成本上升這些都可以靠市場需求來消化,換句話說,羊毛會出在羊身上。然而剛性需求的下降,這個是最可怕的。但是,一旦需求都減少就恐怖了。去年和今年上半年,不少外貿企業(yè)因為匯率波動大,利潤薄,不想接單。而現在卻是無單可接!”對于歐美市場近一年來的變化,眾多紡織服裝外貿企業(yè)都有著類似的感受。歐美債務危機拖累全球經濟持續(xù)低迷,加之失業(yè)率攀升,通貨膨脹壓力加大,消費者將錢包管得越來越緊,這使得歐美客商不得不縮減采購計劃。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1-8月份,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增幅一直保持在兩成以上,然而,歐美債務危機對我國紡織品服裝的不利影響在9月份開始顯現,當月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速跌至14.8%。10月份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增幅繼續(xù)收窄。從商務部發(fā)布的快報可以看到,10月份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達196.5億美元,增長10.4%,其中紡織品出口74.5億美元,增長18.4%,服裝出口122億美元,僅增長6%。
除了貿易數據外,最能反映外需變化的廣交會也傳遞出不容樂觀的市場訊號。記者從參展第110屆廣交會的紡織服裝企業(yè)了解到,現如今歐美市場的光景已大不如前,甚至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還要差。“這次參展最明顯的感受是客流量不如以往,一些美國市場的大客戶都沒有來,反而來自巴西、俄羅斯、土耳其等國的客戶多了起來。”某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此次廣交會上,該公司的兩個展位上展出了近百件新開發(fā)的毛衫產品,公司希望以此吸引更多外商的目光。不過,即便有歐美客商因此駐足洽談,參展工作人員還是興奮不起來,“新結識的美國客商也有,但他們給出的報價比較低,談來談去利潤也高不到哪去。”該負責人說。
“破繭化蝶”靠核心競爭產品
從目前國內外形勢看,出口形勢不容樂觀,主要原因是歐美債務危機的影響短期內難于消除;受原材料、勞動力成本上漲等原因影響,一部分客商考慮到中國紡織服裝產品的價格優(yōu)勢在逐漸消失,開始向孟加拉國、越南等地區(qū)轉移少量的訂單;日本經濟受地震海嘯的重創(chuàng),日本國內的消費需求萎縮,直接影響了出口日本的訂單數量。泉州檢驗檢疫局石獅辦事處相關負責人分析指出,當前形勢下,服飾外貿企業(yè)不應只是埋怨大環(huán)境,最應當做的是及時、準確地進行市場判斷,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在“量跌價低”的不利形勢下創(chuàng)造利潤。“即使是訂單量下降,但需求終歸還是有的,最重要的是看你怎么做這個市場。”該負責人說,“現在做歐美市場確實得轉變思路。與東南亞國家相比,我們的成本優(yōu)勢已經不復存在了,對于企業(yè)自身而言,應該想想怎么做才能創(chuàng)造更大的利潤空間。”
上世紀六十年代曾流行這樣一句話: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當眾多服飾外貿企業(yè)還在陰霾處掙扎時,記者了解到,在去年11月份舉行的第110屆三期廣交會上,我市迪娜胸圍內衣公司和華奇公司卻靠擁有不可競爭的產品,吸引了大量客商。據悉,迪娜產品的特點是,研發(fā)人員結合消費者舒適度需求,采用了許多高科技功能材料。華奇公司的冷轉移印花產品首次在廣交會上展出,便被許多歐美商家圍觀,成為了業(yè)界關注的焦點。
2012年,石獅紡織服裝將朝科技大步進軍
昨日,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2011年石獅申報國家級項目9項、省級項目17項、泉州市級項目27項、泉州科學技術獎8個;組織本市級科技項目、科學技術獎115項。
紡織服裝產業(yè)是石獅的支柱性產業(yè),近年來,我市企業(yè)圍繞自主創(chuàng)新體系建設要求,借助傳統(tǒng)產業(yè)的基礎和優(yōu)勢,通過整合、創(chuàng)新、管理,建立高效生產線、特色產品、差異性品牌服裝的產業(yè)路線,不斷升級服裝產業(yè)集群。據石獅服裝商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紡織品企業(yè)普遍面臨著市場萎縮、出口匯率成本高、融資困難、效益下滑,以及勞動力、用電成本增加等一系列問題。因此,2012年石獅的企業(yè)將繼續(xù)堅持轉型升級,由出口逐漸向內銷發(fā)展。在國際市場相對萎縮的情況下,抓住國家擴大內需的機遇和人們向往生態(tài)、天然紡織品的消費心理,不斷開發(fā)新品,提升科技含量,打造自主品牌,千方百計開拓內銷渠道,提升科技含量占領市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