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H&M服裝質量屢被曝光 憑“潮價比”橫行
知名時尚服裝品牌ZARA和H&M,日前被工商部門檢出有質量問題。有媒體更是梳理發現,單是ZARA近三年就有9次在國內被檢出有質量問題。黑榜常客何以深受年輕人喜愛?
近日,上海工商部門對市場上銷售的快時尚類服裝發布質量監測結果。H&M、ZARA、VERO MODA等20多個知名品牌均存在不合格產品。
據了解,在此次檢測中,ZARA的某款放風夾克和短褲、VERO MODA某款上衣耐濕摩擦色牢度不合格,可能影響紡織品的質量和正常穿用,如和其它衣物混洗,極易沾色。H&M的某休閑上衣紕裂不合格,袖縫、擺縫均“織物紗線滑脫”。
有媒體甚至稱,就在一個月前,ZARA的一款童裝也被上海質監部門曝光不合格。
但這一切,似乎并不影響上述品牌的銷售。
三年前,ZARA僅在上海開了四家門店,但到今年5月31日,其在中國的門店已達131家。更有數據顯示,H&M在上海淮海路一家單店日營業額已達200萬元,相當于200個中國服裝品牌日銷售額總和。
價格低廉卻搭載設計潮流,較高的“潮價比”或為其占領市場的首道殺手锏。
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介紹,很多時尚服裝品牌,都采用代加工的形式。即由總部確定制作標準,再通過各地協廠商代為加工,也就容易造成質量問題。
以H&M為例,它沒有一家自有工廠,而是與全球700多家供應商合作,將代加工點選在勞動力最為廉價的地區。而H&M秉承的商業理念即為“以最優價格,提供時尚與品質”。
“這些牌子的衣服設計新潮、價位低,切合了我們的心理。”在北京從事配音工作的李迎琳告訴中新網記者,潮價比是她購買ZARA和H&M最重要的原因。鑒于質量問題,她將來或許會更青睞網絡品牌。
然而,更多的消費者卻認為,只要不對健康構成威脅,那就還可以接受。
25歲的劉小溪就職于陜西咸陽的某所重點中學,幾乎每年換季時她都會選購一些VERO MODA的服裝。在她看來,對于非貼身衣物,存在一些不威脅健康的質量問題,還可以接受。
“綜合考慮價格款式,質量問題只要不嚴重到致癌之類的,就不會太在意。”家住浙江杭州文三路24歲的徐女士說。
除價格外,寬松的購物環境也是這些品牌為消費者接受的一個重要原因。
“自助選購模式比較自由,消費者不會因為有導購跟著而產生拘束感。”曾在四川成都王府井等大型賣場工作的陳女士介紹,在彰顯個性的當下,消費者不喜歡被他人建議左右,以ZARA和H&M為代表的自主選購超市型門店恰好迎合了這種觀念。
陳女士的觀點,與一份2011年ZARA市場調查報告不謀而合。
即便如此,ZARA、H&M等不合格的消息在網上熱傳,“坑爹”、“質量差”“不迷信品牌”成為網友普遍的評論基調。
據了解,ZARA已對兩款“問題”短褲及夾克做出整改,并接受工商部門復檢合格,現已正常銷售。而H&M也對紕裂不合格的休閑上衣下架,已購買該商品的消費者可憑票至任意門店退換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