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商會倡導嚴格把關 要求服裝銷售人員持證上崗
2012年商品類消費投訴服裝鞋帽類投訴達1325件,占投訴量的23.61%,排名第一位……如今隨著 “3·15”臨近,本報將結合吉林省消費者協會、吉林省紡織服裝商會,針對服裝行業的投訴情況進行分析,從而推動服裝行業健康均衡發展。
案例>>
千元羽絨服“跑毛”現象嚴重
“2012年圣誕節期間,我在重慶路一商場以7折1099元的價格購買了一長款羽絨服。”長春市民張女士談及自己的購物維權經驗說,當時售貨員承諾,衣服質量過關,絕不存在“跑毛”現象。
然而,讓她意想不到的是,該羽絨服“跑毛”現象十分嚴重,每次脫下羽絨服后都會在羊毛衫上沾上很多羽毛。張女士很氣憤地找到了該商家,并要求退貨,可商家卻以沒有發票證據不給退貨。
經過省消協調解,羽絨服確實是該店家所售,經查驗羽絨服面料接縫處質量不過關。最后經過協商,店家給張女士重新調換了一款羽絨服。
數據>>
服裝鞋帽類投訴達1325件
張女士并不是個例。最近幾年,隨著市民維權意識增強,服裝投訴案例也有所增加。記者從吉林省消費者協會獲悉,2012年服裝鞋帽類投訴達1325件,占投訴量的23.61%,在商品類消費投訴量排名第一位。
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服裝投訴方面多以質量為主。主要問題是產品質量不過關,羽絨服鉆毛、羊絨衣褲起球、開線、破洞、掉色;對塑身、保健類的功能服裝夸大功能;商家虛擬原價、以次充好,以打折、返券等方式誤導消費者。
另據今年長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最新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測報告:5個批次的服裝因質量不合格進入黑名單。其中,對流通領域服裝、內衣、運動裝和床上用品商品質量進行了監測,抽檢服裝48個批次、內衣27個批次、運動裝27個批次、床上用品22個批次,檢測了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成分分析等項目,抽檢的樣品中,經檢測判定服裝有5個批次不合格,內衣、運動裝、床上用品均合格,不合格商品的主要問題是樣品成分與標識信息不符。
原因>>
從業門檻低、人員素質不高
從消費者投訴和相關商品質量檢測報告看,服裝投訴在我省占比較大,而且多集中在質量問題上。那么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這類現象頻頻發生呢?
為此,記者聯系到了吉林省紡織服裝商會。據商會秘書長劉克力介紹,作為行業協會,他們確實了解到目前服裝市場存在一定質量問題。而究其原因,主要是從業門檻低、人員素質不高導致服裝市場投訴案例多。他還告訴記者,現在一些中小企業受利益驅使,生產服裝的面料根本沒有經過嚴格把關。
“我們曾經做過調查,省內半數以上服裝銷售商和經營者不是專業人員,他們雖然銷售服裝,可對服裝面料、是否存在有害物質根本不清楚。從而在選購商品上沒有專業的標準,導致貨源存在系列問題,進一步導致行業混亂和投訴案例的頻發。
另據介紹,目前從業門檻相對低,服裝生產和銷售廠家規模大小不一,也是導致行業混亂的一個因素。“現在商家入行沒有一定規范,導致一些小商、小販隨意進入到市場中,受利潤驅使,他們往往銷售一些品牌仿造品,服裝質量上存在一定隱患。”
解決>>
商會:今年落實上崗培訓
而談及解決辦法,劉克力建議應該加強處罰力度,讓商家從根本上意識到經營劣質服裝的弊端。而且,他還告訴記者,經過去年一年的謀劃,他們決定在今年落實行業人員培訓方案。
“我覺得,只有從業人員掌握一定專業知識,才能從根本上規范整個市場。”他還說,將來還要爭取聯合相關部門,讓服裝銷售人員持“上崗證”上崗,逐步培訓商家的專業知識和自身修養。
另外,記者也聯系到了一些大中型商場,商場方面紛紛表示,為減少投訴案例的發生,他們將會在品牌進入上進行嚴格把關。
“前期,品牌進入時,我們會收取商家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品牌授權書和服裝檢驗報告。”位于自由大路一家即將開業的服裝商場策劃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商家每次進貨時,商場都將查看商品批次的檢驗報告,以確保商品質量。
消費警示>>
選購商品應保留購物小票
吉林省消費者協會相關工作人員在此提醒消費者,進行消費時,一定要保留好購物小票,方便日后的“維權”。同時,消費者在購買服裝時一定要提高警惕,在選好款式、質量的基礎上,還應向商家索要并保管好商品信譽卡,一旦出現問題,維權也有憑證。
長春市消費者協會工作人員也強調說,消費者在選購服裝時還要本著對自己負責的態度,例如衡量好自己要選購哪種類型的服裝,選購時應對相關面料有一定了解。同時,消費者消費時也應該多和商家溝通,咨詢商品質保多長時間,不要等到過期后再“維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