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紅門服裝批發商圈疏解轉型
大紅門這樣一個年銷售額500億元的大商圈的轉型,絕不是一句話就能一蹴而就,為什么轉?如何轉?轉成什么樣子?這一系列的問題是轉型中的服裝商圈不得不去考慮的。
1問:為何疏解?源自業態落后
說起北京的大紅門商圈,可以說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紡織服裝商圈,每天從早晨天不亮開始,這里就開始了一天的熙熙攘攘,客流、車流、物流讓這里成為北京最繁華的商圈,也成為了最擁堵的商圈。人們在驚嘆大紅門商圈的商業氛圍的同時,也頭疼于因此而帶來的各種交通、環境與治安問題。
于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北京就不斷有傳言要將動批、大紅門等商圈外遷。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北京批發市場的外遷明顯加快了步伐。
對此,北京市豐臺區商務委主任劉懷生表示,首先是要保證首都核心功能的完善,非首都核心功能的業態會被疏解,例如一些區域性的市場功能。過去大紅門承擔了不少面向東北、華北、西北地區的區域性批發和物流功能,這些功能不需要放在北京,疏解到其他地區同樣可以發揮作用。
記者了解到,大紅門地區目前產品的銷售中,只有20%左右是在北京,如動批、甚至是燕莎等大商場都在大紅門進貨;80%則是銷往東北、華北等區域。
劉懷生說,功能疏解是系統性工程。下一步豐臺區將進一步調查研究、了解大紅門市場發展規律和企業、商戶的需求。本月會組織企業、商戶去白溝進行更深入的考察,了解當地發展前景,配套設施等。
“在此基礎上,我們會對一些成熟、有意向的企業進行促成,通過典型示范帶動效應,最終達到整體的遷移。”劉懷生說,目前已經有企業有合作、轉移的意向,豐臺區也會給愿意轉移出去的企業提供支持。
2問:如何升級?提升創意功能,轉型為商場商城
大紅門地區市場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南中軸路兩側,北起南三環中路,南至三營門,西起馬家堡東路、東至天壇南路,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服裝集散地。目前,大紅門地區已經形成各類服裝批發市場40余家,經營商戶2萬多家,從業人員13萬人,年營業額超過500億元。經過多年的市場建設,逐漸形成了以批發流通為主,帶動產銷的商品流通市場體系,構成了較大規模的大紅門服裝商業圈。
然而疏解之后,大紅門地區將如何升級?這一地區將來會是什么樣?劉懷生說,大紅門地區處于南中軸帶上,在北京城市功能定位里,南中軸的整體規劃一直在研究,主要是以歷史文化為特點,而下一步第二機場的建設也會給南中軸發展帶來新契機。
他表示,相關部門正研究南中軸地區的整體定位和發展,初步想法是從文化、商務、國際性等方面來發展。大紅門也提出今后要發展時尚創意集聚區,希望借這次產業調整升級,下一步通過時尚創意進一步提升該地區的功能。
具體到大紅門市場將如何轉變,劉懷生介紹,豐臺區前段時間進行了深入調研,也對大紅門市場進行分析,市場有一部分業態已經在升級,比如從批發到零售的升級。他認為,從服務功能上來說,服務于首都市民的商場和商城還是有存在的必要,下一步還要鼓勵升級。
“天雅、新世紀、福成、福海國際這些市場,已經從批發走向零售,櫥窗展示已經上檔次,并不是原來傳統的攤位式,而是類似于一些大購物中心的櫥窗展示。另外零售比例非常高,周末也會有很多市民來這里,享受‘零售也是批發價’。”他說。
此外,劉懷生還談到,除了服裝外,大紅門地區還要增加超市、餐飲等業態,從專業的批發市場,向綜合的商品零售、商場、商城方向發展。
3問:怎樣對接?兩地將出臺鼓勵和支持政策
對于此次北京大紅門與河北保定白溝的簽約,劉懷生表示,此次雙方簽署的是一個戰略框架協議,是兩地合作的基礎性文件,下一步的合作都會在框架內容下開展。
據劉懷生介紹,框架包括六大方面的內容,主要內容一是兩個地區政府要共同推進產業升級及兩個地區產業鏈的發展。二是兩個地區要研究出臺對于商貿產業升級的扶持性政策。豐臺區會對前往白溝發展的大紅門地區企業和商戶,研究鼓勵和支持政策。白溝方面下一步也會提供更實際、更有針對性的政策和措施,來對接大紅門的企業和商戶。
同時,雙方還將加強兩地商業企業的交流。豐臺區將會組織企業去白溝考察,進一步洽談。此外,在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豐臺區將協調區內的優質資源,與白溝地區實現資源共享。
據介紹,此次大紅門地區的疏解,是以區域性物流和區域性批發功能為重點,并明確路線圖和時間表。對于大紅門的批發等功能何時開始轉移、何時完成轉移,劉懷生表示主要還是會通過市場來配置資源,除了考慮市場經營者、商戶的利益以及本地老百姓的實際利益,還要考慮大紅門地區以及南中軸帶下一步如何符合首都功能定位來發展。
劉懷生表示,此次對接推介會,是政府搭臺,企業唱戲,通過市場進行資源配置,做到產業調整升級,經營者、百姓利益不受損,最終做到共同長遠的發展。
4問:市場與商戶怎么看?反應不一,有應對也有觀望
對于商圈的轉型發展,有大紅門商圈的市場負責人對《服裝時報》記者表示,如今的大紅門服裝商圈,業態比較多,如天雅女裝大廈、新世紀服裝大廈等相對高端的市場,已經開始脫離了低端的批發貿易形式,市場的功能也開始轉向展示、商貿、創意,這些市場傳統意義上的物流業態已經弱化,而那些中低端以走量為主的服裝和面料市場在今后將會成為轉型的重點。因此,能夠與時俱進跟上發展步伐的市場,基本上不會考慮遷到白溝,其中的商戶因為已經大都是品牌化運作,大多也會繼續在大紅門商圈中保留。
而對于那些依然停留在中低端批發業態的市場,可能會成為這一輪轉型升級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對象,不過,這位負責人也表示,如果將部分業態轉移到白溝,商戶們更關注白溝地區能提供的政策以及客流、物流、交通等是否能夠帶來足夠的利潤。不過,在很多商戶看來,以如今大紅門的體量,不會在很短時間內就完成轉移,可能需要5到10年才會完成整體的轉移。不過,在《服裝時報》記者走訪的過程中發現,已經有部分大紅門的商家在白溝等河北的專業市場或租或買擁有了自己的商鋪。
“從去年動批搬遷的傳言出來之后,我們就一直開始注意這方面的消息,不管商圈將來會不會搬遷或者轉型,在其他地方能有些鋪位,應該不是壞事,至少我們不能把所有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里吧。”有商戶這樣對《服裝時報》記者說。
5問:白溝如何接?保定市長現場“攬客”
“我們8點半上火車,9點多一點就到北京西站,非常便捷。”在昨日的推介會上,保定市市長馬譽峰用這樣的方式以及自己的親身經歷“推介”保定的區位優勢,并表示歡迎大紅門的企業和商戶前往白溝。
據馬譽峰介紹,在歷史上白溝就是商品集散地,商業交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00多年前,歷史上的商品交易活動可以從白溝坐船一直到達天津,近幾年來更實現了快速的發展,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市場建設不斷升級,路網交通快捷暢達。“白溝緊鄰保津、大廣、京港澳高速,京白路直通北京,今年年底竣工。津保城際鐵路明年‘五一’左右通車,在白溝專有一個站。規劃中白溝還有輕軌通至首都第二機場,因此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馬譽峰說,“白溝靠近白洋淀,是一個有水、生態非常好的地方。保定將提供最優的政策,創造最佳的條件,為企業在保定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馬譽峰說。
據悉,為承接京津產業的轉移,白溝新城目前已為即將入駐的商戶在軟環境服務、政策扶持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在為企業服務方面,白溝將全程代辦項目前期手續,實行一條龍服務,從業人員在教育、醫療等方面將與本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在政策扶持上,將對進入現有專業市場的商戶免除5年租金。同時,對投資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城市配套功能設施的,免除一切行政事業性收費。此外,白溝商城近期新建的300萬平方米箱包國際城目前可為大紅門商戶入駐提供100萬平方米左右的空間,加上老城區空置的30萬平方米市場空間,可在較短時間內承接北京部分市場功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