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失業保險條例》使258萬非莞籍職工受惠
《廣東省失業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新《條例》)將于7月1日起實施。
昨日,東莞市社保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新的失業保險相關政策做了解讀。
據介紹,新《條例》消除了本市戶籍職工與非本市戶籍職工的繳費和待遇差異,使兩大群體同樣參保繳費、同等享受待遇,東莞258萬非戶籍職工將受惠。
職工要繳納失業保險費
據東莞市社保基金中心副主任麥瑞玲介紹,新《條例》消除了本市戶籍職工與非本市戶籍職工的繳費和待遇差異,使兩大群體同樣參保繳費、同等享受待遇。
據悉,從7月1日起,非本市戶籍失業保險參保人由個人不繳納失業保險費調整為個人繳納失業保險費。職工以本人工資為失業保險繳費基數,繳費基數上限為本市上年度城鎮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下限為本市職工最低工資標準。費率統一為個人繳費工資的0.5%。同時,單位繳費費率由原來的0.5%,調整為1.5%。
據了解,2013年底,東莞失業保險參保人數為322.44萬人,其中有80%都是非戶籍人口,也就是說約有258萬非戶籍職工。麥瑞玲說,原來這些非戶籍的參保人失業后只能領取一次性的失業保險金,但是新政策實行后,他們也可以像戶籍人口一樣按月領取失業待遇。
同時,由于此次新增了多項失業待遇,因此無論是戶籍還是非戶籍的參保人,其實在新《條例》實施后,所享受的失業待遇都有所提高。
此外,麥瑞玲還強調,從7月1日起新增的辦理失業保險申領手續的人員,每個月要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說明就業情況,辦理驗證之后,次月發放失業保險金。
促進失業人員盡快就業
據悉,新《條例》突出了就業激勵,通過新增求職補貼、生育補貼、職業技能鑒定補貼等待遇,允許重新就業或創業人員提前一次性領取剩余部分或全部失業保險金,更全面地保障廣大參保員工失業期間的基本生活,充分發揮了失業保險預防失業、促進就業創業的作用。
麥瑞玲說,新《條例》調整的一個最終目的是要促進就業,比如失業保險金領取期限最長為兩年,就是為了不要造成失業人員的懶惰;比如,失業人員在失業保險金領取期限未滿前開辦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或者從事個體經營的,憑營業執照或者登記證書及納稅證明,可以申請一次性領取已經核定而尚未領取期限的失業保險金,也是為了促使失業人員盡快就業。
熱點問答:
東莞市社保局失業保險科科長熊素冰就新政實施后,參保人在享受保險待遇過程中最關心的幾個問題做了解釋和說明:
參保人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條件?
答:失業人員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并按照規定享受其他失業保險待遇:(一)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已經繳納失業保險費累計滿一年,或者不滿一年但本人有失業保險金領取期限的;(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三)已經辦理失業登記,并有求職要求的。
哪些情況將停止領取失業保險金?
答: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領取失業保險金,并同時停止享受其他失業保險待遇:
(一)重新就業的;(二)應征服兵役的;(三)移居境外的;(四)按月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五)無正當理由,累計三次拒不接受當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門或者機構介紹的適當工作或者提供的培訓的。
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被判刑收監執行或者被強制隔離戒毒的,中斷領取失業保險金,其失業保險金領取期間中斷計算。中斷原因消除后,失業人員可以繼續申領失業保險金。
舉個例子:
參保6年后失業了
失業保險金有多少?
張先生參加失業保險6年,被單位辭退而失業,到社保部門辦理申領失業保險金手續。張先生失業前12個月平均繳費工資為4000元。
由于失業人員繳費時間一至四年的,每滿一年,失業保險金領取期限為一個月;四年以上的,超過四年的部分,每滿半年,失業保險金領取期限增加一個月。那么張先生可領取8個月4×1+(6-4)×2=8的失業保險金。
失業保險金按當年度的最低工資標準的80%計算(假設按2014年本市最低工資標準1310元計,失業保險金為1310×80%=1048)。
張先生還可以領取求職補貼。求職補貼的標準為本人失業前12個月平均繳費工資的15%,不足12個月的,按照實際月數的平均繳費工資計算。那么張先生的求職補貼待遇為600元/月(張先生失業前12個月平均繳費工資為4000元,4000×15%=600)。求職補貼隨失業保險金按月發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