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舒適與時髦的服裝潮流
這里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重慶記憶]看服裝潮流,重返九十年代重慶的舒適與時髦。
其實,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人們的物質生活不斷改善、思想逐漸開放,單調的款式已不能滿足人們對著裝的要求,八九十年代喇叭褲、健美褲、蝙蝠衫、連衣裙掀起一陣熱浪。隨著93年首屆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舉行,國際服裝品牌開始進入中國,人們的著裝觀念進一步多樣化、個性化……
上世紀90年代是中國女性服裝變化最快的時期。一種潮流還沒有形成,幾乎就面臨著過時的尷尬。在大城市里,這一時期的女性都習慣到專賣店買衣服、鞋子,而低收入的城市女性則更多地光顧各種服裝攤,那里有更多的款式與花色供人選擇,價格也更加便宜。
那么,在素來以時尚、火辣著稱的重慶女性中,20年前又是怎樣一股潮流?我們一起來看看。
據1992年7月18日《重慶日報》第2版報道:當你走到華華公司底樓營業廳,看到被圍得水泄不通的針紡柜時,便會發現坐了數年“冷板凳”的桑棉綢今夏格外走俏。再將眼光投向大街,看著那五光十色的桑棉綢夏令時裝,更會發現,今夏流行桑棉綢。
筆者為此走訪一些著裝者,一姓王的著裝者說,桑棉綢穿著輕柔涼爽,顏色墊明,易洗易干且價格便宜,這是我們喜愛的主要緣由。一個姓張的布料商認為,在提倡穿天然纖維制品的今天,桑棉綢正好適應了這股潮流,再則桑棉綢花色品種之多為一般布料所不及,顧客有充分挑選的余地。
民權路一制衣店老板說得更全面:桑棉綢透氣性好一吸汗性強,宜作夏天的汗衫、夏褲及睡衣,而它合理的價格,使其在做成千姿百態的時裝后,消費者仍能承受,因而,中老年、青年人都喜歡桑棉綢。
在這家小小的制衣店,密密麻麻的桑棉綢成衣掛了一大排,有男式花花襯衫,也有老太婆穿的阿婆衫。當然,更多的是女士們穿的時裝,五光十色的高腰套裙,寬擺長裙及各式各樣的裙褲,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其實,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人們的物質生活不斷改善、思想逐漸開放,單調的款式已不能滿足人們對著裝的要求,八九十年代喇叭褲、健美褲、蝙蝠衫、連衣裙掀起一陣熱浪。隨著93年首屆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舉行,國際服裝品牌開始進入中國,人們的著裝觀念進一步多樣化、個性化……
攝于上世紀90年代初期。主人公的打扮,屬當時最時髦的打扮:花格子西裝、黑色齊膝裙、一雙肉色長絲襪,再挎著一個粉紅色的包。該女士說,穿在她身上的花格子西裝是在百貨大樓里買的,花去了75元錢,而她當時的工資每月不超過80元。這一件衣服就花去了她一個月的工資。
瞧瞧:90年代的服飾潮流
踩腳褲
踩腳褲是九十年代初期婦女們的共同發燒,夸張到集貿市場賣菜的大媽、嫂子與小姑娘也都“踩腳而褲”。
文化衫
九十年代初,王朔的痞子氣開始流行,連帶印有被稱為不健康文字的T恤衫也被炒熱,人們開始喜歡在衣服上書寫自己的情緒。
迷你 1995年,喜愛日本卡通的年青一代開始喜歡充分展示緊身T恤,也開始把裙子改短。
吊襠褲與板鞋
HOT組合席卷全亞洲,5個涂口紅、染發的男人迅速占據了小女生的心。這股韓風一夜吹起,滿大街都是穿著吊襠的闊褲子,染著金發耍酷的年輕人。
松糕鞋
90年代初期,少男少女淪為了日本潮流的粉絲。他們穿短流蘇裙子,頂著一頭纖維燙發看《HOW》雜志。擁有一雙松糕鞋成為很多小女孩的夢想,而大人們覺得穿松糕鞋就是不好好學習。
大耳環、大項鏈
九十年代初,大耳環、大項鏈都分外流行,因為那時候香港女演員都戴這些夸張的首飾出現在銀屏里。
小編短評:隨著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中國的服裝元素引領國際風尚變成了當下新熱點。中國女性追求美的道路似乎格外曲折漫長。然而一旦觀念解放,她們的追求又是快速、果決而又大膽的。短短二十余年,她們不僅追上了國際潮流,還以迷人的東方元素引領著國際潮流。滄海桑田,令人感慨。但我們需要承認的是,美是無法阻擋的。
紗產量居全國第一位,布、呢絨、無紡布分別居第二位,印染布、化纖、服裝分別居第五位,從最初的原料到最終的成品,排名在全國越來越靠后。這是目前山東紡織服裝產業的真實寫照。
“一看就是在給別人打工,最基礎的產品我們生產,越往后附加值越高的越不行。我們要改變這種狀況,實現紡織服裝產業的科學發展,就必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提出的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快紡織服裝產業的轉型升級。”近日,在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轉型升級座談會上,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郭樹清說。
山東是全國主要的紡織工業大省和重要的服裝服飾大省。來自山東省紡織協會的信息顯示,2013年,全省有規模以上紡織企業4344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437億元、利潤712.7億元,均居全國第二位;全省有規模以上服裝服飾企業1309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170.3億元、利潤141.1億元,分別居全國同行業第四位和第二位。
調查顯示,隨著消費升級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目前山東城鎮居民衣著消費額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長,家紡產品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環保過濾、醫療衛生等產業用紡織品市場前景廣闊。
面對當前市場變化,紡織服裝產業存在的問題更加突出。山東省紡織協會會長夏志林認為,山東紡織服裝行業產業層次較低、服裝設計能力較弱、品牌影響力較小等長期矛盾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原材料對外依存度加重、勞動力成本上升等新的問題又逐步顯現,行業的整體競爭力提升緩慢,加快轉型升級成為一項現實而緊迫的任務。山東服裝業與紡織業產值比例僅為0.27∶1,而廣東為1.25∶1。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郭樹清就曾經提出要共同探討“鋪天蓋地的布料,能不能變為服裝、內飾和工藝品”的問題。
最重要的是,全球紡織服裝產業的變化已經超出人們的想象。隨著產業升級加快,當前的紡紗、織布、銷售已經與原來大相徑庭。印染行業的污染曾很讓人頭疼,現在污水COD排放可達到50毫克/升以下,只要卡住排放標準不放松,污染問題完全可以得到解決。而在服裝領域,意大利、日本的一些著名品牌已經被山東企業納入囊中,并購讓如意集團等山東服裝企業走向了國際舞臺。電子商務等新的營銷模式正在改變著紡織服裝行業的市場格局,韓都衣舍2013年網上銷售額就達到了10億元。
有優勢,有機遇,山東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空間還很大。郭樹清指出,實現服裝紡織產業轉型升級,必須不斷拉長產業鏈和價值鏈,更多占領產業鏈的高端。要引導企業把更多精力放在創意、設計、品牌、營銷、人才等短板上,區分不同層次的市場需求,從實際出發,找準自身產品的市場定位。加快培育打造山東紡織服裝品牌的同時,要抓住有利時機,按照膽子要大、步子要穩的原則,收購國際知名品牌,努力拓展市場空間。政府及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要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切實搞好服務。
下一步,山東將加快培植和完善服裝、家紡和產業用紡織品產業鏈,嚴格控制新增棉紡能力,有序轉移過剩產能,按計劃淘汰落后產能。2017年,全省服裝、家紡、產業用三大類最終紡織品銷售收入占比要由目前的26%提高到30%,到2020年提高到35%。
補齊設計、品牌這些短板,山東將依托服裝龍頭企業,加快建立工業設計中心,形成集紡織服裝流行趨勢、紡織新材料、流行面料和服裝品牌等于一體的設計平臺。在品牌上,到2020年形成10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山東品牌。
此外,山東還將研究設立山東省服裝產業發展基金,通過建立引導資金,吸引社會投資,為服裝產業創造創新、人才品牌培育、市場展示開拓等提供資金支持和保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