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變化棉價落 河南棉紡轉型升級應變
這里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臨儲改拋儲,棉價應聲落,河南棉紡轉型升級應變。
今年4月,我國在取消棉花臨儲后改為對棉農直補,并對棉花進行拋儲,觸動棉價迅速下滑,逐漸與國際棉價接軌。
從統購統收到國家收儲,棉花在進入市場化后“下海”,我省傳統優勢棉花產業如何應對市場新變化,緊抓新舊政策交替的重大機遇脫胎換骨,實現“涅槃”?8月11日,記者從農發行河南省分行組織有關部門及40家棉花、紡織企業召開的棉紡行業分析會上了解到,這場行業洗牌中,轉型升級成為大勢所趨。
棉價國際接軌
資料顯示,3年的棉花臨時收儲政策使我國控制了約一半的世界棉花儲備總量,成為影響世界棉花市場的價格杠桿。
分析會透露,國家取消棉花臨儲并于4月1日開始實施17250元/噸的棉花拋儲價格后,棉花市場價格隨即以拋儲價格為基準加速下滑。目前,三級棉現貨價格已跌至17000元/噸左右。受其影響,國際棉花價格也隨之下跌,如美國棉花在國內市場售價16500元/噸,與國內棉價基本持平。
農發行河南省分行有關負責人表示,8月31日,國家棉花拋儲工作將結束,受期貨市場影響,新棉市場價格可能繼續下滑至15000元/噸左右甚至更低,這對棉紡行業降低成本、增強紡織企業的競爭力、促進紡織品出口是一大利好。
訂單經營取勝
“由于國內棉花質量不高、價格偏貴,我們從2011年就開始從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引進棉花原料。”舞鋼市銀河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泉濤表示。
事實上,棉花臨儲使得收上來的棉花質量參差不齊,許多企業近年來都面臨著與銀河紡織同樣的問題,影響了棉紡企業的擴大生產。
臨儲政策的免除,讓棉花“憑本事”在市場上競爭,無疑會激勵棉質提高。與會專家表示,國儲庫存的消化是實現棉花產業市場化的第一步,在市場化條件下,我省的棉花生產者要充分考慮紡織企業對棉花質量的要求,提升以質量求效益的意識。
目前棉花價格還處在下滑通道中,面對政策變化帶來的影響,與會企業一致認為,在今后發展中,棉花加工企業要根據市場和特定客戶需求,生產適紡適銷的棉花;棉花購銷企業和紡織企業要壓縮或控制棉花庫存,防控跌價損失。
“最重要的是,整個棉花產業鏈都應精誠合作,實行訂單經營,以銷定購,以銷定產,共擔風險。”一位企業負責人表示。
轉型大勢所趨
經過數年行業調整,紡織企業分化嚴重,面臨“洗牌”。那么,國家棉花政策的重大變化能否帶來棉紡行業發展的春天?
專家表示,拋儲雖降低了紡織企業的原料成本,但下游企業對紡織品的采購也是據此定價,而且由于我國進口減弱,外棉價格走軟仍將對國內市場造成沖擊,因此,棉花行業要贏得未來,從根本上調整結構、進行產業升級將成大勢所趨。
省棉紡行業銀企協作發展促進會有關負責人說,社會對紡織產品的剛性需求不會變,棉紡行業首先應提振信心,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注意發揮自身優勢,比如,可以通過延伸上下游產業鏈,擴大盈利點;選擇專長領域,追求產品高附加值和無可替代性等。
據介紹,目前我省有60%~70%的棉紡企業通過創新技術改革、加強內部管理、多元經營等方法成功實現了轉型,帶動全省紡紗規模從2004年的不足200萬錠發展到目前的1400萬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