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零售業受劇烈沖擊 莎莎國際或因此關店三分之一
香港沖突踏入第6日,剛巧遇上十一黃金長假,香港零售業首當其沖。雖然港股今午抝腰倒升,不過,在示威區內買貴價珠寶的零售股,部份分店仍受慮于香港沖突而暫時關門。高盛發表報告指,若香港沖突延續下去,莎莎國際會最傷。
高盛發表報告指,暫時未就香港沖突活動時間及影響作評估,目前,該行對香港零售股盈利預測及目標價不變。不過,隨著事件持續,香港本地零售商的同店銷售或會有影響,預計莎莎國際受影響較大, 而對周大福影響較輕微。
高盛指,以莎莎股影響較大,是由于香港市場占總銷售比重達81%,至于周大福由于盈利當中超過一半,是來自內地店鋪,所以預計業務受香港沖突影響較小。
高盛指出,周大福、莎莎、六福集團及周生生,若果因香港事件而關店三分一,相信每日影響收入達600萬元、230萬元、200萬元及150萬元,占全年盈利比重0.1%至0.3%。
相關鏈接:
國家領導人在國務院辦公會上數次強調,要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和融資成本高的問題。這正說明問題的嚴重和復雜,解決當下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及金融資本對實體經濟支持乏力等問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商業地產的末端恰恰是中小企業,超大型外殼的購物中心內部也是由無數中小實體企業構成。商業地產作為商品流通的通道,對金融產品需求更為迫切;因此,除了政府的支持,更需要科學的結構設計和資本市場的力量來推動。
商業地產不僅僅是高樓大廈等重資產,地價寸土寸金,金融泡沫泛濫,企業擁有相應的重資產,既可以保值增值,又能夠保持企業的形象與穩定。因此,去化率對商業地產開發商來說似乎并不重要。為了保有一定比例的經營性物業,許多房地產商都選擇持有一部分物業。
但是,在融資成本加大的時候,商業地產開發商持有的物業有時候會成為燙手山芋。目前,國內很少有商業地產租金收益足以支付貸款成本的例子。在泡沫泛濫的房地產市場上,如何做好資產配置,成為國內外投行家們關注的焦點。湖邊釣竿林立,說明水中有魚,許多企業和富人的資產配置不合理,才引來趨之若鶩的投餌銀行家。
那么,怎么樣的資產配置才算合理,如何讓資產的比重變輕?除了企業自身的調整,更需要開放資本市場。時下有一個詞流行開來,這個詞叫“資產證券化”。但復雜的資本結構設計和高昂的通道成本,讓重資產變輕的過程顯得尤其沉重。
但每條路上都不乏先行者。國內商業地產的領軍企業萬達(專題閱讀)集團在快速復制萬達廣場,幾乎所有的物業都配置了萬達百貨和萬達影院,持有型物業是重資產,經營性資產的百貨和影院則是輕資產。商業地產供應飽和或接近飽和的地區,當重資產滯漲或者折價的時候,萬達百貨或者萬達影院會發揮更大的磐石作用。
美國的鐵獅門廣泛收購、重建、發展和管理房地產的經驗,使其能夠識別可能被別人忽視的資產的內在價值。作為存續了一百多年的商業地產品牌,它最擅長開發并與管理密切結合。可以說它不但是世界一流的房地產業開發商,更是優秀的運營商及基金管理公司。之所以它能不斷取得成功,是因為該公司在不斷開發新市場方面,采取大膽果斷的行動。更重要的是它還始終堅持為合作伙伴、投資者、住戶等創造優異價值。
鐵獅門之所以擁有創造價值的非凡能力,主要因為他們總是能在困難重重之中發掘機會。作為房地產運營商巨頭鐵獅門,它擁有房地產行業各個領域的專家,能夠充分利用任何房地產的價值,從而可以實現在所投資市場得到超越平均水平的回報。當我們驚嘆克菜斯勒中心完美的同時,更應該看到它輕資產的絢麗。
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外資大鱷增持國內商業地產。有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亞太區商用物業投資市場錄得共254億美元的投資額,較一季度上升9%,中國物業投資額環比增長66%至56億美元,成為增幅最大的國家之一。其中,以非上市基金及機構投資者為主力的外資,二季度參與亞太區物業投資的占比創下金融危機以來的新高。
全球最大辦公解決方案供應商英國雷格斯也宣布大舉進軍華南市場,該公司已在廣州、深圳、佛山等華南區多個中心城市安營扎寨。據了解,目前該公司新增寫字樓物業辦公中心6家,區域內辦公中心總量超過20家,未來還將進一步深化布局華南市場。境外基金基匯資本在近一年內以合計104.6億港元的價格,成功收購了李嘉誠旗下的廣州西城都薈與北京盈科中心兩宗商用物業。
隨著去泡沫化時代的到來,商業地產在優勝劣汰的洗禮中一定會誕生許多新形態的企業。不僅僅是國內萬達集團雄心勃勃,著名的鐵獅門大舉開拓中國市場,還有目前全球最大的房地產投資公司之一,新加坡政府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對巨大的中國商業地產市場虎視眈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