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三成老品牌消失去哪了
這里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上海近三成老品牌已消失,老字號謀升級差異化創新。
上海曾經是我國老品牌的薈萃之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品牌占據全國品牌總數的70%。但如今,近三成的上海老品牌已然消失。
在剩余的一批老字號中,上海家化、回力應該算得活得較好的少數企業。
10月31日,由國家網絡信息辦公室組織的傳統媒體法人微博“從企業看信心”系列采訪走訪了上海家化以及上海回力。作為上海的老字號企業,兩家企業及其旗下品牌的情況或多或少代表了上海一批老品牌的發展路徑。在外資進來沖擊市場后,他們是幸運的,抓優勢重創新讓他們實現了全線的升級。
上海家化借中國元素差異化
在中國美妝市場被國際品牌紛紛搶占的背景下,作為老字號企業,上海家化算得上一個特例,旗下品牌眾多,美加凈、佰草集、六神等均為消費者熟知。
根據上海家化最新公布的三季度業績報告,在跨國消費品公司保潔和聯合利華業績低迷甚至下滑的背景下,其經營狀況則是穩健增長:1-9月份,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47%至41.68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16.90%至7.28億元。
上海家化董事長謝文堅表示,上海家化五年戰略目標是到2018年業務收入達120億元,市場份額躋身國內前五。“這也意味著今后五年的平均增速要達到23%。”其中100億靠自有品牌的有機增長,20億則是通過未來的品牌并購。
謝文堅表示,家化未來要打造的四大核心競爭力:中國元素的差異化、完善的通路覆蓋和掌控、建立決策驅動型組織、新經濟模式下與消費者的直接互動。
據了解,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上海品牌有180個,但根據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2013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就上海而言,入圍的老品牌僅有12個。顯然,老字號的現狀令人擔憂。
不過,謝文堅說,就其所處的行業來看,近幾年外資品牌在中國的整體市場份額是有下降的。“中國品牌現在技術、質量、市場管理能力都在提升,本土企業的競爭力在加強。”
他表示,在同外資品牌的競爭中,對于家化來講,需要做得是聚焦差異化。“在企業品牌、資源、管理,內資企業都不比外資強,所以要找準自己的優勢。”
“未來中國日化市場一定是本土品牌占據大頭。”謝文堅說。
回力的“潮牌”之路
如果說上海家化是國內日化行業中的代表企業,那么說運動鞋不得不說的就是回力。事實上,回力也算得上是上海老字號中成功復活的一個品牌。
上海回力鞋業有限公司系上海華誼(集團)公司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專業從事回力牌運動鞋。
在70年代甚至更早一些,擁有一雙回力鞋是很多小孩甚至成年人的一個“夢想”。不過,隨著外資品牌的不斷進入,這個曾經的“奢侈品”在改革開放后受到沖擊,一度陷入困境。
上海回力鞋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執行董事桂成鋼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改革開放后,上海將近三分之一的老字號品牌都消失了,還有三分之一的品牌生存現狀也不好。
在業界看來,老品牌陷入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一些暫時難以改變的體制因素,給予老品牌的公共研發和創新設計平臺也較為缺乏。與此同時,老品牌企業自身的研發營銷能力相對也是有限。
2008年,奧蘭多’布魯姆腳蹬回力鞋掀起了一股復古時尚風,回力鞋一時又成為年輕人熱衷的產品。再加上北京奧運會帶來的諸多效應,回力再次進入了上升期。2008年后,回力順勢將復古風潮和時尚風潮進行了結合。
桂成鋼表示,目前,回力產品為代工模式,上海本部專注市場營銷和產品研發。旗下了有200多個產品系列、5000多個品種,基本覆蓋鞋類全鞋品。
在渠道布局上,回力有將近1000家的門店,上海市場有近200家,其中9家為直營店。桂成鋼告訴記者,目前回力一年的銷售將近7億元,算上授權經營的部分,一年銷售額有15億。
“專業運動、健康運動、時尚運動,是回力產品的總定位,未來,產品要三相發展。”桂成鋼表示,這樣的定位是其特有的,盡管是三個定位,但回力還是有自己的特點。他說,未來回力要從品牌運作貿易企業轉型品牌服務型企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