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無良企業多年違反勞動法為何
蘇州吳中區一家臺資企業十多年來變著戲法違反《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恣意延長員工工作時間、極力克扣員工加班費、刻意壓縮員工應有福利。而合法權益被侵犯的勞動者,鑒于資強勞弱的社會大環境以及維權成本過高的現實,不得不選擇沉默、忍氣吞聲、委曲求全。
在現實中,企業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障金的計算基數常常低于員工實際工資,或只交員工應交部分而不交公司部分。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口老齡化、就業條件惡化和成本增加,特別是工資以超過10%的年均增速上漲的情況下,企業家往往通過偽造員工信息或拖欠社會保障金的方式來保證利潤空間。此外,在一些企業的管理者眼中,還往往把“超時加班”與“敬業精神”畫等號,而員工為了保住職業或爭取晉升機會也不得不超時加班。就本文案例而言,工廠的加班是強制的,否則就會扣除員工績效工資,因此對于工人來說,其并沒有勞動的自由。
執法司法機關切實履職是勞動者維權的保證。地方政府不能為了支持企業實現增長目標,忽略了社會效應的重要性,對企業主特別是外國企業家肆無忌憚的行為視而不見。而在本案例中,企業如此無視《勞動法》《勞動合同法》,根本的原因在于,相關職能部門對于企業違法行為不告不管的置若罔聞態度,對合法權益受到企業侵犯的勞方的投訴處理不力,給不道德企業和不道德企業家留下了恣意妄為的空間,讓權益受到企業侵犯的勞動者覺得告了也白告,干脆就不去舉報,或因怕丟掉工作而不敢抗爭。
此外,員工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盡可能收集有利于自己的證據,勇于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如果員工在受到不法侵害時,總是委曲求全、忍氣吞聲,無異于是對無良老板侵權行為的變相縱容和激勵。而作為員工娘家人的工會組織,也應該主動替員工維權,為員工提供幫助,必要時提供法律援助,不讓企業的詭計得逞。
總而言之,拖欠工資、超時加班等行為之所以頻現,關鍵還是法治社會建設滯后。解決之道,一方面要加快法治進程,在法律法規執行層面做到“全覆蓋”,規范所有用人單位的所有行為。另一方面,要加大執法檢查力度,提高案件查處的效率,做到對違規單位“當處則處、當罰即罰”。只要勞動者勇于和善于維權,勞動執法部門和審判機關形成共識,維護法律尊嚴,捍衛公平正義,那么,無良企業侵權行為不僅很難得逞,反而會“偷雞不成蝕把米”,受到法律嚴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