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零售業走下坡路正在成為事實
香港物價不斷攀升,將東京拋在身后,后遺癥不斷冒出。
最近一年,香港零售業的處境相當不妙,奢侈品概念更是首當其沖。不過,上周香港市場卻出現一件怪事,某奢侈品牌的專門店前車水馬龍,有本地客,有內地客,還有外國旅客,竟然要排隊數小時才能進入,不少商品被一掃而空,香港奢侈品市場仿佛回春。
遺憾的是,這種案例并不多見,香港零售業走下坡路正在成為事實。過去一年,因為美國進入加息的倒計時,美元徐徐上揚,與此同時歐亞各國經濟依舊不景氣,導致歐亞貨幣大幅貶值,唯獨港元與美元掛鉤,被逼同步升值,完全與亞洲競爭對手逆勢而行,這無疑為香港零售市場埋下炸彈。
香 港本土市場狹小,以往由于有大量內地旅客赴港消費,作為一個單一城市,就占據了不少國際奢侈品牌約一成的營業額。港元升值、租金高昂、成本大漲,加上一系 列社會異象,導致面向外地旅客的零售業劇烈收縮。一些在港奢侈品牌為了救亡,被迫宣布進行“永久減價”,希望將價格調整至較為貼近歐洲的價格,行動在亞太 地區同步進行,不過幅度不一。但長線而言,減價也未必能救到零售業。
早前有國際研究機構公布了最新全球生活消費最高的十大城巿,香港在該榜單上排名居前。這排名簡直成為了香港零售業的催命符,仿如利刃插入游客的腦袋中,游客難免擔心:去香港購物豈不會被宰?
惡果已經出現,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最新公布的《零售業銷貨額按月統計調查》,2015年1 月香港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466億元, 較2014年同月下跌14.6%;2014年12月香港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修訂估計較上年同月下跌4.0%。
香港物價不斷攀升,將東京遠遠拋在身后,后遺癥不斷冒出,香港不再是購物天堂。環球游客蜂擁到東京瘋狂購物,而香港卻出現門庭冷落的局面,情況令人擔憂。
其實,中國內地制造業同樣飽受高成本之苦,不少日本廠商慢慢撤離內地,內地正面對“日本制造業撤離之痛”,與此同時,日本卻強烈地感受到“中國消費者東渡之恩”。日本商家亦相當現實,明治維新后,不再過中國節日的日本,在近年每逢中國假期,各大城市的購物區卻滿布中國節日標語,不知道真相的人還以為日本人會 與中國人一起慶祝中國節日呢。
連日本也如是,韓國就更加不用多說了。中國內地訪客來到韓國,也有仿如置身內地之感,與此同時,中國游客赴韓國購物成本越來越低。這一切與香港形成鮮明對比。香港不再是購物天堂,零售概念看似距離“死期”不遠,若投資者持有香港零售類上市公司股票,也要做好拋售的準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