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戈爾戰略轉型需“賣子”?
出于對漢麻產業前景的看好,宜科科技今年1月宣布,逐步剝離傳統紡織業務,向漢麻新材料領域轉型升級的發展,公司中文名稱由“寧波宜科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漢麻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相應英文名稱和經營范圍也作了變更。
在僅4個月后,雅戈爾就將漢麻產業的“殼資源”出售至聯創電子,持股比例降至13%,失去控股權。漢麻產業由新材料行業轉向電子科技產業。雅戈爾的這一舉動,在一定程度上也被外界視為轉型徹底的標志。
對于漢麻產業轉型失敗的原因,重組方案顯示,由于市場推廣和市場接受度未達預期,產能利用率不足導致上市公司盈利欠佳。數據顯示,2012-2014年,漢麻產業營收分別為3.9億元、4.2億元和4億元,而扣非凈利分別為930萬元、950萬元和600萬元。
在主業疲軟、前景不佳之下,雅戈爾讓出實控人位置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時代周報記者就此聯系雅戈爾集團董秘劉新宇,對方表示不方便回答相關問題。
“雅戈爾一直謀求多元化發展,不肯聚焦服裝主業,再轉型做漢麻產業時已經晚了,再加亞麻產業投入高,資金需求大,國內亞麻產業技術不成熟無法打通全產業鏈,因此一直沒有根本性突破。”北大縱橫咨詢管理集團合伙人陶文勝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道。
事實上,雅戈爾這些年一直在謀求多元化轉型。
1992年,雅戈爾便進軍房地產業務。1999年,雅戈爾出資3.2億元成為中信證券的主發起人之一。當前已形成服裝、地產、金融投資三駕馬車并駕齊驅的局面。
在轉型途中,雅戈爾也遭遇大起大落。
2011年前10個月,雅戈爾參與了10余家上市公司的定向增發,其中有8家浮虧,當年投資凈利4.87億元,較上年同比降60%,2012年投資業務再遭遇了“滑鐵盧”,凈利虧損2.31億元。
而地產業務由于受國家調控政策影響,也迅速下滑。2011年,雅戈爾地產業務實現營收36.36億元,同比大降46.94%,凈利降幅也達15.86%。此后,因資金鏈緊張,雅戈爾地產項目開始降價銷售并面臨著退地的尷尬。
2013年,雅戈爾打出回歸主業的口號,同時也表示將由生產運營型向品牌運營型轉型,但在服裝行業普遍困頓的情況之下,雅戈爾未能獨善其身,2014年存貨在10億元以上,轉型成果并不明顯。
盡管如此,今年3月雅戈爾依舊晾出轉型“大健康+創投”的投資戰略。
李如成在雅戈爾一次投資者會議上表示,在45億元的對外投資中,20億元用于增資香港金融項目,打造金融控股平臺;10億元投資健康產業基金,15億元股權投資。
“金融投資對雅戈爾經營會有一定影響,無論是PE,還是pre-ipo都屬長期投資,長期占用資金影響現金流,放棄漢麻產業這一轉型失敗的上市公司可一定程度上補充現金。”陶文勝分析說,“雅戈爾一直不肯對服裝產業進行實質性的轉型升級,李如成也并沒想在服裝產業有所作為,但是轉型其他行業也都不算成功,急需現金流填充成為現實需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