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說法:長沙河西職工可就近免費維權
由長沙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設立的河西仲裁派出庭正式啟用,開庭審理了首個案件。作為長沙首家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派出庭,河西仲裁派出庭今后將服務河西片區的用人單位(或用工地)及勞動者。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趙建強檢查指導了該庭設施建設并聽取了工作匯報。
“河西仲裁派出庭設立后,將大大提高辦案效率,節省勞動者的維權成本。”河西仲裁派出庭相關負責人表示,符合立案條件的河西職工無論涉案金額多少,事情大小,都可以到河西仲裁派出庭免費申請勞動仲裁。
長沙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河西派出庭是由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派駐市總工會,經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授權,以其名義處理勞動爭議案件的派出機構,辦公地點設于市總工會職工服務幫扶大廈二樓。據悉,河西仲裁派出庭目前主要負責受理當事人申請的屬長沙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的、用人單位(或用工地)在河西片區的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案件等。
相關鏈接:
“趕在孩子開學前,領到被工廠拖欠的工資,感謝你們的幫助。”這是秀嶼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日前收到的一條感謝信息。原來,來自四川的陶某在秀嶼區笏石鎮一家鞋面加工廠打工,但該廠拖欠其工資6000多元,催要多次仍未領到。眼看孩子要開學了,陶某回到四川后,抱著試一試態度通過qq向我市12345平臺反映。經轉到秀嶼區人社局辦理、督促,僅過了2天,陶某便領到了被拖欠的工資。
“欠薪問題無小事。”秀嶼區人社局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落戶秀嶼區的大項目多,需要一大批工人參與到項目建設中來。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就是保障民生、保護發展,優化發展環境。為此,該局在破解企業欠薪問題上下功夫,加強宣傳、有訴必理、及時解決,并加強部門聯動,探索出不少有效做法。
加大宣傳,源頭預防。區人社局結合日常巡查,深入到該區出現過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的用人單位,監督檢查其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并進行重點教育。單今年以來已分發宣傳材料2萬多份,宣傳法律法規,強化企業主的法律意識,督促按時足額支付工人工資。
區里積極組織開展“欠薪投訴舉報、勞動法律咨詢”專項宣傳活動,由區人社局牽頭,住建、交通、公安、工會、水務、司法、信訪、法院等單位參與,現場接受群眾咨詢,提高勞動者維權意識。
為了讓被欠薪者“投訴有門”,區人社局暢通渠道,零距離服務。在區人社局網站、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班、各類招工簡章、招工宣傳欄等處廣泛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公布投訴舉報熱線*******,專人值班,隨時接聽群眾投訴舉報。
“您好,這里是監察大隊,有什么需要幫助的?”9月16日,記者來到該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時,勞動保障監察員林梅結桌上的熱線電話不時響起。只見她耐心記下投訴,并告知來電者應該帶什么材料、去哪個部門投訴處理。
“一天會接到好多電話,我們都先給予登記。屬于人社部門職責范圍的,我們就跟進處理;屬于其他部門職責范圍的,就引導他們具體去哪個部門。”林梅結說道。
零距離服務,細節處關懷。“有時快下班了,剛好有群眾過來。加班加點是常有的事。”區人社局辦公室負責人說,考慮到中午可能有群眾來,局里還特地在辦事大廳設了飲水機和幾排椅子,讓群眾有地方坐、有水喝,同時墻上張貼了相關政策、招工信息等,讓群眾順便了解知曉。
近年來,秀嶼區高度重視與群眾利益息息相關的勞動維權工作,區人社局等部門積極行動、創新舉措,做好防范和處置企業工資拖欠工作,維護和諧的勞動關系。今年以來,已為農民工追回工資3000多萬元;辦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涉罪移送案件1起;投訴件100%處理,結案率100%。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