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與快遞業共同譜寫“雙十一”的華章
“雙十一”進入倒計時,據了解,為迎接百億元盛宴,電商業和快遞業早已摩拳擦掌做好了準備。數據顯示,2014年“雙十一”當天全網交易額高達805.11億元,而隨著“雙十一”影響力的進一步擴大,以及電商運營、營銷水平的提升,2015年全網交易額有望進一步提升。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申正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電商與快遞行業實現共贏關鍵在于建立良好合作關系,電商與快遞在電子商務產業鏈中其實屬于上下游關系,二者密不可分。為了達成良好合作,雙方可以達成協議,如電商承諾給予快遞企業不少于一定數量的訂單,而快遞企業需提高這部分訂單的配送效率等。
為加速快遞行業的發展,國務院近期印發了《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各類資本依法進入快遞領域,支持快遞企業兼并重組、上市融資,整合中小企業,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加快形成若干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鼓勵“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
申正遠表示,當前國家對跨境電商的監管還應做到落實經營主體責任,并加強產品溯源管理,跨境電商一般是由國外賣家直接到國內消費者,中間缺少經營責任承載主體,落實經營主體責任、產品溯源管理非常重要,否則消費者利益受損將難以追究責任。
“同時,要完善消費者維權渠道,由于跨境電商的賣家與買家在不同國家,信息不對稱問題較為嚴重,需要使消費者維權渠道保持暢通。”申正遠告訴記者。
“預計,到2020年快遞業務總量將達到500億件,業務收入達到8000億元。今后快遞業發展的方向是通過 互聯網+快遞 ,快遞本身是因網而起、因網而興的行業。”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表示。
可以說“雙十一”是檢驗電商和快遞行業的最佳時期,自2011年起“雙十一”即成為電商角力的競技場,天貓2010年“雙十一”的銷售額9億元,2014年以571億風光收官。除了天貓和京東,其他電商的銷售額同比增長速度也創新高,其中國美在線銷售額同比增長580%,蘇寧易購在線銷售額同比增長487%。
馬軍勝表示,今年“雙十一”區域業務會有所提高,隨著大數據銷售的成熟,傳統的配送流程將借助大數據分析客戶需求,提前儲備貨品,將倉配一體化,節省中間環節,可以緩解密集群的業務壓力。此外,今年農村網絡已經覆蓋了鄉鎮的三分之二,老百姓對網購的熱情較高,但快遞行業進村近戶面臨挑戰,最后一公里末端投遞是今年快遞業的新考驗。
馬軍勝表示,今年海外可能會通過“雙十一”大量訂購中國商品,對我國運輸通道、海關、安檢實施是一大挑戰,需要有關部門相互協調,力保“雙十一”期間各項工作平穩推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