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服裝品牌中國市場搶灘戰打響
連鎖服裝模式也許在前幾年人們還很陌生,但是隨著近幾年國外連鎖品牌的紛紛入華,人們對這種新穎的購物方式越發喜愛。H&M、ZARA和優衣庫(UNIQLO)等都成了時下年輕人購買服飾的熱門品牌。
而近來,美國服裝零售商GAP宣布將全面進入中國市場。這個創立于1969年的服裝公司,在海外擁有超過2600家專賣店。一時間,連鎖服裝品牌的中國市場搶灘戰打響了。
國外品牌呼嘯而來
成立于1975年的ZARA是西班牙Inditex集團旗下的一個子公司。2006年2月,ZARA中國的第一家旗艦店在上海正式開業,一站式購物的新模式,超市性質的選購環境,讓國人一下子愛上了這個來自萬里之外的服裝品牌。
隨后,另一瑞典服裝連鎖品牌H&M也開始進駐中國大陸,2007年至2008年,其首先在上海和南京開設專賣店。2009年4月,H&M北京店正式開業。
其實,第一家進入中國的國外服裝連鎖品牌并非ZARA和H&M這兩個西方品牌,而是同樣來自東方的日本品牌優衣庫,其早在2001年便進入了中國市場。目前,優衣庫已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等重要城市布點,其在北京已經擁有5家門店。
剛剛宣布入華的GAP是美國最大的服裝公司之一,它的專賣店在全球遍地開花,被稱為服裝界的“麥當勞”。旗下擁有3個品牌(GAP、Banana Republic、Old Navy)的GAP,主打價格合理、式樣簡單的休閑服裝,在美國流傳一句話,“每一個美國人或加拿大人的衣櫥里,無論他或她貧窮或是富有,都絕對會擁有一件以上的GAP服裝”,GAP的實力由此可見。
擴張、網購各出奇招
時裝連鎖巨頭“姍姍來遲”,國內連鎖服裝市場的競爭顯得尤為激烈。而面對強有力的競爭,各個品牌都發動了猛烈的品牌攻勢搶占市場。
第一波攻擊是迅速的品牌擴張。今年5月,位于上海南京西路繁華地段的亞洲首家優衣庫全球旗艦店開業,全店投資額達到3000萬美元,成為繼紐約、倫敦和巴黎之后的第4家旗艦店,而目前優衣庫在華店面數已達64家。有消息稱,接下來優衣庫將投巨資在紐約第五大道開設全球最大規模的一家連鎖店,其規模大約8360平方米。
另一方面,H&M也于日前公布了2010年上半年財報,目前其全球連鎖店總數已達2062家,上半年共新開分店86家,而其中在華分店就有33家。下半年H&M還計劃在中國、德國、美國、英國、法國和意大利開設180家新店。另一攻勢就是網上銷售。說到開設網上銷售,就不得不提到GAP,在1997和1998年,GAP、Gap Kids和Gap Baby都分別開辟了網上的銷售店,讓消費者在那個互聯網剛剛興起的年代,早早地體驗了一把足不出戶購物的樂趣。
優衣庫在這方面也不甘落后,在優衣庫的官網,記者看到,每天都有數款女裝限時特價促銷,同時還有男女七分褲、女士連衣裙和T恤等服裝都在網上促銷,39元、59元和99元的價格也著實吸引人。
品牌大戰爭搶頭把交椅
人們選擇這些國外連鎖服裝品牌,不僅僅看上了它輕松的購物模式,這些服裝品牌產品更新的速度也是追求時尚的人們青睞它們的原因。
據了解,一件服裝從構思到設計再到成品出爐,GAP要90天,H&M需要21天,而ZARA只要12天,這樣的產品翻新率是國產服裝品牌遙不可及的。而為了產品的快速更新,不少品牌都選擇了就近加工的原則,優衣庫在中國、東南亞和歐洲等多個地區都有加工點,其中中國的各種加工企業多達幾百家。優衣庫的商品有90%是在中國生產的。
為了更好地迎合中國市場,優衣庫更是聘請了藝人孫儷、陳坤和方大同等為其形象代言,一方面更加貼近時下消費者的喜好,同時也希望通過代言人清新的形象來貼合優衣庫所推崇的自然、舒適的服裝理念。
同ZARA、H&M和優衣庫相比,GAP進軍中國市場的時間并不占優勢,但作為昔日全球最大的服裝零售商,GAP的實力同樣也不容小覷。近日,GAP中國區總裁楊得銘就對媒體表示:“GAP預計2010年底在中國首開4家店鋪,其中,北京2家、上海2家,每家店鋪面積在1100至1800平方米。與此同時,網絡銷售同步跟進。” 一場連鎖服裝品牌大戰已經打響,中國消費者也期待各大國外品牌能夠在中國念好它們的“品牌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