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臺步月圖》中的宋代背子
無論是研究繪畫史,還是服裝史,宋代名畫《瑤臺步月圖》都堪稱經典。求實簡約的表現手法,典型的服飾形象,無處不盡顯著那個時代的文化精神和審美觀念。畫面中的女子所穿的,正是宋代最具特色的服飾——肯子。
背子的穿著小分性別,不分尊卑貴賤。
上至皇帝、后妃,下至商賈、侍女都穿背子,它是宋代人們流行的日常穿著。
背子由唐代的E襦發艟而米,以直領對襟為主,兩襟離異不縫合,也不施襻紐。衣服兩側開衩,有的從衣襟下擺至腰部,有的一直開到腋下,也有的索性不開衩。
背子的袖子可寬可窄,衣襟下擺有長有短。從廓型上看,它像窄窄直直的罩筒,將人的身體束縛在狹小的布幅空間中,一舉一動都小心翼翼。正因為這樣的身形和行動起來的姿態,身著背子的宋代女子給我們留下了這樣的印象——含蓄、內斂,中規中矩,與當時的社會風尚相得益彰。隨到宋代的社會風尚,我們立刻會想到 嚴酷的封建禮教。程朱理學思想抑制著人性,規范著人們的舉止行為,并且滲透在現實生活中的各個方面。
無論是白磚黑瓦的建筑,講究單色釉的陶瓷,還是寫意風格的水墨畫,都是那樣簡約至極,體現著嚴格的秩序感。
表現在服飾上的特征,即不過分追求華麗,保持潔凈自然,崇尚簡樸,這與唐服的張揚奢華形成了鮮明對比。就像細長窄瘦的背子,不像唐朝女子輕紗罩體的張揚衣著,給人的身體留有極為闊綽的活動空間,而是約束者人們的舉動,好像時刻都存提醒著君與臣、父與子、夫與婦之間的絕對尊卑和從屬關系。
面對一個時代的服飾,我們不能單純地評價它美麗與否,因為處十歷史之中的我們并不能得出客觀的答案。然而,典型的服飾形象是一個時代審美取向和精神風尚的代表,我們可以透過服飾,去感受一段段逝去的文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