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壓力與活力如何切換?
發達國家之所以在國家稅率低、企業留成多、積累多。
紅豆集團今年上半年產銷167.42億元,同比增長29%,利稅同比增長23.29%,員工收入同比增長26.5%。透過經濟不斷發展的大好形勢,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問題。
自我積累偏弱延遲強國夢
在我國國稅年收8萬多億元、外匯儲備數萬億美元的背景下,在我國經濟日益國際競爭的大勢下,國家應該考慮減少企業稅賦,特別是降低增值稅,壯大企業實力。
當前,中國企業一方面要承擔較高的賦稅(中國企業的增值稅在全球位于前列),另一方面正承擔越來越高的員工工資和福利成本(最低保障線提升,收入倍增計劃,社保金基數提高等等)。與此同時,企業的各類原輔材料成本、物流費用、運作費用(高利貸30%)都在不斷上漲,而企業產品的銷售價基本持平甚至下降(例如以美元結算的出口產品,相對人民幣是升值的)。
從今年以來的企業利潤看,一般企業整體利潤率不到銷售價的5%,而為紅豆集團加工協作的465家外協加工企業普遍處于微利狀態,另有一些企業靠借高利貸維持艱難運行。相比較而言,紅豆集團屬于大型民營企業集團,運行狀況與其他企業相比還算是好的。盡管這樣集團企業的留成比例也是呈下降趨勢的。5年前,集團的稅收、員工收入、企業留成的比例差不多是1∶1∶1,目前的狀況是1∶1.4∶0.7。
企業留成減少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后勁和競爭能力。有些小企業的積累連維修改造舊設備都不夠。這些年來,我國通過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政策導向,實現了“富民、強國”,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但企業積累偏低、實力偏弱、后勁偏軟的問題不可忽視。
發達國家之所以在世界經濟競爭中實力強,關鍵是著名企業多,大而強的企業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的國家稅率低、企業留成多、積累多。而我國真正能在國際經濟舞臺上逞強的企業目前還相當少。
{page_break}
“走出去”是最好的治通脹藥方
今年以來,國務院在控制物價上漲、抑制通脹壓力方面采取了不少有力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那么中國經濟、中國企業如何積極應對通脹壓力?我覺得,一個重要的辦法就是要“走出去”,通過資金外投、資源外借、市場外接的經濟對外擴張,來減輕我國的通脹壓力。
加大企業境外辦廠辦園區力度。當前,我國企業“走出去”有許多有利條件,而且機遇難得。而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和企業要想真正做強做大,必須要走出去發展擴張,要有一批在國際上知名的跨國民營企業,才能證明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紅豆集團前幾年在柬埔寨投資建設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得到該國政府的高度重視,目前運轉情況良好。
加大收購兼并國外資產的力度。當前,全球經濟亂局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美國大量印鈔票所導致的。我國經濟也因此大受影響,尤其是我國的外匯儲備。金融危機就好比一場地震,我國的外匯儲備就成了地震中的“堰塞湖”,如何疏導是關鍵。美國大印鈔票希望全世界為它的經濟買單,我們應該把“堰塞湖”的水流回去,因此要抓住機遇,利用外匯優勢來實施“大規模收購兼并”戰略。目前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經濟仍在低谷徘徊,而我國有充足的外匯儲備,可利用有利時機,去收購他們的優質超值資產,從而增強國家和企業的經濟實力。
加大取消進口配額的力度。比如盡快取消棉花、棉紗等的進口配額,通過放開進口既有利于紡織服裝企業在原料成本上與國際同行處于同一競爭起跑線,又有利于把輸入的通脹轉移出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