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之主在哪?
十月,本該是個充滿喜慶浪漫氣息的季節,但今年卻尤為反常,經濟危機風雨欲來加上喬幫主逝世,就連時裝品牌D&G也要被其“父母”Domenico Dolce 和Stefano Gabbana親手“扼殺”。
在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這個才過16歲花季的“少年”就要離我們而去,粉絲們除了表示驚愕也無話可說。
我倒是要拍手稱贊兩位創始人的勇氣,果然從小裁縫轉身企業家,除了運氣還有相當的魄力。像人類社會一樣,時裝工業也面臨著“人口爆炸”和“食物危機”的問題。一方面是越來越多的設計新秀自立門戶,無論是設計科班出身還是明星跨界,每年總有那么幾個像模像樣的品牌冒出頭來。而另一方面則是老品牌不斷復生,縱使換過幾次東家、幾輪設計師都始終不愿退出歷史舞臺,總有財團愿意接手前人的爛攤子,希望自己的金錢能像強心劑一樣讓老人家們回復青春。
于是,時裝工業表面上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的景象,而實際上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向來只瞻前不顧后的時尚人聽到Esprit凈利潤暴跌98%的消息爆出后,第一反應是“此牌還健在?”這個曾經讓全中國白領以擁有它為驕傲的品牌,如今已經被本土的、外來的fast fashion品牌等競爭對手擠到了百貨公司的角落里。對于這樣一個上市集團控股品牌,讓它退市概率幾乎為零。Esprit針對青少年的副線品牌EDC會否成為改革第一刀?如果我是品牌決策人,反倒會把EDC推上前來,讓Esprit逐漸退出舞臺。要在fast fashion的激烈競爭中奪回疆土何其困難,不如繞道更年輕的市場下手。君不見Ipad時代的童子軍們各個時髦犀利,他們正是未來市場進一步細分后的生力軍。
所謂的副線(Diffusion line)源自上世紀80年代,售價昂貴的一線奢侈品為了賺錢又不失面子便推出了使用相對廉價的面料及更少細節的副線品牌。這一聰明的舉動不僅讓設計師有飯吃,也讓消費者有衣穿,可謂皆大歡喜。但當時尚犧牲者們從瘋狂中恢復過來,許多因為他們誕生的副線品牌岌岌可危,D&G已經先行一步,Roberto Cavalli的副線Just Cavalli曾數次傳出將被出售的消息。曾經的輝煌讓品牌擁有者不愿意承認大勢已去,他們寧愿堅守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的信條,更何況還有副線品牌成功轉型的先例。Prada集團的Miu Miu就是最佳實例。2006年,Miu Miu的秀場突然從米蘭搬到了巴黎,意圖就是要告訴眾人Miu Miu是獨立的品牌,而非Prada的附屬品。而近年來,無論是Miu Miu的業績還是形象都有趕超Prada的勢頭。
不僅一線中檔品牌也紛紛出手,Olsen姐妹花設計的Elizabeth & James借著網絡購物的東風一舉而起,不過幾年就推出了以牛仔為主的Textile品牌。少女時裝品牌Juicy Couture也為其消費者帶來了偏中性風格的Bird by Juicy Couture品牌。副線,不再是廉價的代名詞,而是意味著多一種選擇。我們可以大膽猜測,D&G這一次離開是為了更好地回來,也許是以更低的姿態貼地飛行。與其讓fast fashion品牌來抄襲主線Dolce & Gabbana的設計,不如自己動手!當D&G強勢回歸的一天,Dolce & Gabbana成為它的副線也算是順理成章的事,畢竟經濟地位決定主次關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