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服裝價格上漲10% 迫使百姓捂緊荷包
深圳居民服裝消費價格漲幅連續三個月來較過去半年上漲極為明顯。根據市國家統計局深圳調查隊近日公布的數據,9月份深圳居民消費價格衣著類價格比去年同月價格上漲5.4%,其中服裝價格上漲8.4%。
而根據深圳調查隊的數據,在今年7月份、8月份服裝價格漲幅更是連續兩個月達11%,這也是今年來的首次破10。目前正是秋冬裝上市高峰,記者昨日走訪各商場發現,不少品牌價格同樣材質比去年至少增長近兩成。
市場行情
服裝價格漲幅10%左右徘徊
不僅僅是這些所謂的歐美大牌,哪怕是一些稍微平價的品牌,漲價也令人驚詫。
以韓國某走英倫風品牌為例,其風衣4年前600元便可買到一件,而今則到了近1300元的價格,翻了一倍。哪怕是價格還比較親民的OL正裝品牌G2000,去年一件西服上裝標價為950元,而款式差不多、面料相同的上衣則到了1150元,升了200元。服裝價格上漲已然是一股洶涌浪潮襲來,連運動品牌也抵擋不住。李寧品牌也宣布四季度鞋產品價格將上漲7.8%,服裝將上漲17.9%,班尼路等在夏末促銷后也悄無聲息提高了價格。
而這一漲幅得到了國家統計局深圳調查隊相關數據的支撐。據統計,今年7、8月份漲幅創今年新高,均破10,雖然最新公布的9月漲幅有滑落,但是依然高企。
根據公布數據,今年8月份深圳居民消費價格衣著類價格比去年同月上漲6.8%,服裝價格上漲11.0%。而7月份深圳居民消費價格衣著類價格上漲6.0%,服裝價格上漲11.0%。這連續三個月漲幅均大大超過1~6月份的數據。5月份和6月份,服裝價格分別上漲6.2%、6.3%,而在3月份漲幅僅在3%左右。
漲因追問
人工、物流成本上漲是主因
記者調查發現,面對高額的服裝價格,不少年輕人表示承受不起,寧可選擇網購。網店免除了店鋪費、雇用店員、加盟品牌等額外費,價格較實體店低廉不少,而年輕人追求時尚、潮流的特質使其成為消費的主流人群。
為何服裝漲價這么快?深圳服裝行業協會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去年服裝較大幅度的上漲,主要誘因在于服裝原材料價格的提升。雖然今年10月份較3月份時候,棉花價格跌了近四成,但服裝價格仍在上漲原因,主要還是在于人工、物流等成本的提升。
業內人士介紹,服裝成本一般只占標價的兩成左右。一件服裝標價的1/3屬于廠商的,批發商或代理商占據1/3,零售渠道成本也占據1/3。“漲價是各個環節的集體行為,比如出廠價漲20%,代理商為了增加利潤,也會調高吊牌價,以增加利潤空間。這些都抬高了服裝的價格。”
在深圳東門市場從事服裝生意20余年的李先生告訴記者,“去年,雇一名服務員也就1500元/月,現在漲到1800~2000元/月。”然而,漲價是把雙刃劍,面對高額的售價,一些消費者捂緊了錢袋子。
消費調查
中高檔消費者也嘆“商場難進”
盡管服裝價格上漲比例比食品類價格低,但是由于服裝價格基數大,給普通市民帶來的影響也不小。無論是平價服裝,抑或國際品牌均出現較明顯的漲價。
過去消費能力頗高的市民盧小姐大呼“商場不敢進”,她告訴記者,今年本預算購買一件Maxmara羊駝毛大衣,在她印象里價位基本維持在1.5萬元左右,而在其查詢完今年的價格后大吃一驚,“Maxmara旗下二線品牌非該款羊駝毛大衣價格也將近2萬元了,至于主牌價錢都別問了。”
一直很喜歡歐美大牌服裝的盧小姐也感受到服裝價格上漲之快,但是又不能不愛美,她最近頻頻選擇海外代購。她興奮地告訴記者,“kookai一件風衣在萬象城專柜售價3000余元,而代購1000元左右便可買到。”
而在美國做訪問學者的王小姐則直接稱國內的價格“太坑爹”,juicyconture的一套毛巾運動衣四五百元便可以買到,而在深圳專柜矜持地不肯打折,即使折完一套下來也要三四千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