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文化之老北京滿族服飾習俗
服飾與發式習俗是一個民族物質與精神生活特征的重要標志。對美的追求,人皆如此。民族服飾的特點。
滿族的服飾、發式直接承襲了女真人的基本習俗,同時融匯了漢族、蒙古族等服飾的某些形式。其袍、褂、鞋、帽與發辮則更具新穎多彩而濃郁的民族風格。
滿族獨具特色的服飾是袍、褂、馬甲、靴等。袍,滿族無論男女老幼、貧富貴賤都穿,因是旗人的常服,所以被后世人稱為“旗袍”。它的基本款式是圓口領、窄袖、左衽、衣擺四面開衩、有扣袢、束腰帶。男子穿的袍長至腳的下擺肥大,故稱“箭衣”。早期男袍窄袖上還有袖頭,形似馬蹄,稱為“箭袖”,或“馬蹄袖”。入關后滿族袍袖的“箭袖”只作“撣袖”,行禮而用。平常穿的袍稱常服袍,外出穿的袍子稱“行服袍”。袍因季節不同而有皮、棉、單、夾、紗而異。滿族貴族的袍子以黃色為貴,與漢族尊黃的服飾制度相同,而今滿族婦女的旗袍不僅被國內各族人民所接受,而且推向了全世界。
套在袍外的短衣稱為褂。官員穿衣長過膝,袖長過肘,對襟施扣的褂子,稱為補褂。宗室開四衩,一般官吏士庶開雙衩。官員的褂子有表示級別的“補子”,而無補子常穿的褂子稱為常褂。平常穿的行褂長僅及腰,袖長及肘,袖口平齊寬大,又稱“馬褂”,原只限于士兵穿用,后來演變成為燕居便服。馬褂的形制還有對襟、大襟和缺襟的區別。對襟馬褂多作為禮服,大襟馬褂多作為常服,缺襟馬褂多作為行裝。這些馬褂大多為短袖,袖口齊平而寬大。內穿袍,外著褂,是清代滿族的主要禮服。
馬甲又稱坎肩,是一種無袖短衣。它由古代漢族的“半臂”服發展而來,是一種便服。馬甲也有大襟、對襟、缺襟區別,一般穿在里面,體式窄小,清代晚期有把馬甲穿在外面的。現在這種馬甲也被各族人民接受,與旗袍一樣,成為中華民族喜愛的服裝。
滿族服裝還有穿袍時外加硬領的“領衣”,貴族穿的比袍略短、對襟、圓領口、平袖的端罩等。此外,還有套褲,無褲腰,不連襠,兩只褲腿單獨分開,用帶子或扣子穿系腰間。舊時滿族人通常穿長腰、寬襠、肥褲腿的褲子。褲腰高闊,要在襠上抿個大折之后系以腰帶。褲腿也肥闊;也要抿褶扎上腿帶。這種服裝一直到本世紀60年代才廢止。
{page_break}
滿族的鞋靴最具特色的是“靰鞡”。靺鞨以獸皮或牛豬皮制做,前平、后圓、口方。前臉上聚皮納褶,兩側安有6個小耳.穿時用皮條或麻繩穿耳纏在小腿上。里絮以經過加工的草,穿腳上輕便、結實、暖和。平時貴族穿靴,平民不準穿。后來受漢族影響,漸穿布,但底厚,鞋頭多繡云卷紋,突出鞋底之外。鞋臉鑲一或二條(單梁等雙梁)皮條,今稱練功鞋,平常無人穿用。舊時農民還在春夏季家中穿“瓜搭板”,用軟厚2厘米的木板,稍大于腳,大腳趾與二腳趾丫間穿一透眼,腳腰左右各穿一透眼,系麻繩,高于腳面子,以便套腳,今以拖鞋取代。
滿族的冠帽分禮帽、便帽。禮帽俗稱“大帽子”,士紳所戴,冬是暖帽,夏為涼帽,隨節氣而易。便帽稱為“小帽子”,以六瓣合縫,俗稱“瓜皮帽”,為富者戴用。而平民則戴氈帽。今天,禮帽亦已為各族人民所接受,使帽子發展變化了形式。
佩掛。滿族男女皆有佩掛。凡袍必有腰帶,必掛什物。腰帶,宗室系金黃色,覺羅為紅色,普通皆藍色。腰帶上系有小刀、匙子袋、火鏈袋、手帕等,此外還有煙袋、牙箸、荷包之類。
滿族婦女服飾大體與男子相同。也有官服、便服之分。官服分袍、褂、氅、襯。袍一般多是窄而瘦長,褂如袍長,氅衣袖口用花絳白色繡花卷袖,襯衣則舒袖。凡新婦及青年婦女的氅衣,用大紅色;中年則藕荷色;已有兒媳者則用深紫色;老年則用深藍色。紅色、藕荷色是周身鑲大花邊,紫色、藍色則僅鑲右襟一道到底。襯衣用淺色。未婚女子不穿袍、褂,穿氅、襯,但不卷領,用圍脖或手帕圍上。夏天,女便服沒有領子,出則圍以手帕。
滿族婦女無裹足惡習,均為天足,因此,有俗語說滿族“男女一雙鞋”。鞋有靴、平底布鞋和宮廷貴族婦女穿用的“花盆底”鞋,即鞋底中間有前平后圓木底,高3寸的鞋。平民婦女主要穿平底布鞋,夏天多跣足,故有“修頭不修腳”之諺。
{page_break}
發飾。滿族的發式與發飾多承襲金代以來女真人習俗。男子半剃半留,編發作辮,在辮子上以珍珠、寶石、金銀墜角等為飾,而普通百姓則僅扎辮繩而已。女子發式變化較多,幼年也是剃去周圍頭發,只留顱后發,編結成辮,盤于腦后。成年后蓄發縮髻。清初,成年婦女風行“兩把頭”(或稱“架子頭”、“叉子頭”),以高髻為尚。康乾以后,由于受漢族“如意縷”影響,流行“一字頭”。女俗重飾頭,不僅發式優美,而且還要插戴簪釵櫛環等各種首飾,而尤其喜愛插花飾發。貴族婦女穿禮服時戴“鈿子”,前后垂飾旒蘇,長及肩。飾鈿花九片者稱“滿鈿”,五片的稱“半鈿”,類似漢族的鳳冠,故又稱為“鳳鈿”。清代后期,貴族婦女盛行頂戴“大拉翅”,直流行至清末。對耳飾,滿族婦女也很重視,少女時即扎耳眼,成年或婚后戴金鉗,或銅鉗。
發式——燕尾.清初時的普通旗女和漢族婦女模仿滿族貴婦發飾,以高髻為尚,梳時在頭頂后部將發平分兩把,向左右方橫梳成兩個長平髻,兩髻合寬約一尺,俗稱“叉子頭”(也稱“兩把頭”、“或“把兒頭”)。作叉子頭時,又在腦后頭垂下一縷頭發,下端修成兩個尖角,形成燕尾形,名謂“燕尾”。清吳士贊《宮詞》對這種發式作了描寫:“髻盤云成兩道齊,珠光釵影護蝤蠐。城中何止高于尺,叉子平分燕尾低。”這些宮詞對滿族婦女的獨特發式作出形象的描繪。
發式——團頭。“團頭”,又叫旗鬢,是民間常見的發式。滿族婦女進人中年以后,便不再盤“頭翅兒”,而改梳“團頭”,其造型好像一個帶花紋的饅頭,但“團頭”不同于一般平民百姓中年婦女的“疙瘩鬢”。兩者梳法位置不同叫法也有區別,疙瘩鬢在腦袋后下方。團頭位置在正上方,把頭發在頭頂梳成豎式的圓形或扁形高髻.有的也留“燕尾兒”,并在發中插戴銀、銅質扁方等首飾。一些老年婦女因頭發較少,在頭頂綰成一個螺旋式的“卷兒”,即簡單又便利,直至近些年在滿族聚居的農村還可以看到。
還有一種叫做“水葫蘆”的發式,俗稱“水鬢”。即挑下兩鬢微弱之發,用肥皂水傍耳根成鉤形,豐頰面頤,相襯如桃花帶雨,格外美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