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服飾文化之屯堡的漢族服飾藝術文化
貴州聚居著一個特殊的漢族群體——屯堡文化”。
屯堡村寨棋子般的散落在黔中大地,但無論是在哪里,其服飾幾乎沒有什么變化,遠近300多個屯堡村寨僅靠服飾是難以區分的。換句話說,屯堡人一直恪守著祖先的文化、傳統和風俗,這正是屯堡文化的魅力所在。
屯堡漢族作為當時的軍屯、入侵者及先進文化的代表,有著心理上的優越感,同時出于軍事安全上的考慮,屯堡人形成了較封閉的生活圈,并沒有太多“入鄉隨俗”的變化,維持了明代江南的審美觀點。
屯堡漢族服飾以藍為主,不用紅、黃,一方面因為紅、黃是皇家顏色,不能隨意使用,另一方面,他們認為紅、黃過于招搖、不符合倫理道德。
屯堡服飾沒有平時裝和盛裝之分,服飾的變化主要用于區別是否結婚、是否已有兒媳,而這種區別僅僅體現在發式、頭帕及花邊上。
屯堡漢族服飾以藍為主,不用紅、黃,一方面因為紅、黃是皇家顏色,不能隨意使用,另一方面,他們認為紅、黃過于招搖、不符合倫理道德。
屯堡服飾沒有平時裝和盛裝之分,服飾的變化主要用于區別是否結婚、是否已有兒媳,而這種區別僅僅體現在發式、頭帕及花邊上。
對于屯堡人來說,儒、釋、道是影響他們最深的三種思想。尤其對于屯堡婦女,更是佛教的忠實信徒,因此佛家的一些圖案就出現在了服飾及其他飾品上。但與苗族不同,屯堡宗教意識的體現不是在服飾上,而是體現在日常生活習慣,馨香禱祝、頂禮膜拜的廟觀祭祀以及供奉犧牲、燒香燃紙叩首的村野祭祀。
受儒家思想影響,屯堡服飾比苗族服飾更多地承載了倫理道德之責任,以簡潔實用的款式和藍、青色調來追求莊重、樸實的效果。就算是屯堡服飾胸前形似蝴蝶的“爾吉”紋,也僅僅是吉祥的一種象征,而并非蝴蝶或其他著青裙動植物的變形。屯堡漢族服飾,生動地體現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以及豐富的審美意義。其服飾形式、色彩及紋樣變幻,代表著中華民族在勞動過程中獲得的精神體驗以及在實踐經驗中的偉大創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