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服裝企業陷代工困局,日子難熬
“我們正在考慮到越南建廠。”不久前,在一次業內人士溝通會上,大楊集團董事長李桂蓮表示。美爾雅董事長楊聞孫則認為,“柬埔寨比越南的條件還要好些。”
看來,國內服裝企業也已經感覺到壓力了。
5月5日,中國廣交會新聞發言人劉建軍在廣州公布,截至5月4日,第111屆廣交會累計到會采購商近21萬人,來自213個國家和地區,比第110屆同期增長0.23%,比第109屆同期增長1.23%。
劉建軍稱,受歐債危機影響,歐盟到會采購商和成交金額分別下降15.5%和5.6%。受美國就業形勢嚴峻影響,美國市場成交金額下降8.1%。金磚四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等新興市場成交增加4.1%,非洲國家成交增長13.5%。他認為,“開拓新興市場的成效逐漸顯現。”
此次廣交會成交,中短單占比居高不下,長單占比依然偏低。6個月以內的中、短訂單占比達到86.3%,長單占比僅為13.7%。“反映出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采購商下單謹慎,國內企業擔心原材料價格、匯率波動,不敢接長單。”劉建軍分析。
據廣交會組織者觀察,參展企業較為關注匯率問題。企業表示,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升值的環境下,企業有三種應對策略:一是通過產品加價來轉移匯率升值負擔,但這會造成客戶流失;二是自己消化,但會降低利潤;三是企業與客戶共同承擔風險。
啟動宏觀經濟調控機制以來,為過熱的中國經濟適當地降了溫,暫時降低經濟的風險。接著,人民幣在國際市場面對升值壓力,再加上投機者的炒作和投資活動,都使這條東方巨龍面對壓力,就連四小龍之中的香港和臺灣都受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