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略前蜀后宮的奇裝異服
前蜀皇帝王衍在其當政的年間,常常把政務拋在一邊,沉迷于游玩,是一個典型的花花公子。他的娛樂活動花樣百出。除了大擺酒宴,歌舞連臺之外,還常常別出心裁。如要妃子和宮女們不同常態地穿著打扮,時而要她們身著男裝,時而要她們穿上道服。宮女們為了討得皇上的歡心,更是一意奉承,唯恐落后,盡其所能,使自己的打扮引人矚目。她們把整個后宮妝點得百般妖嬈,迷幻無窮。本來,唐五代時期,人們的服飾穿著已經是五花八門、異彩紛呈了,王衍更是把它發揮到了極致。
王衍對少數民族的穿著打扮十分喜愛,尤其是回紇服飾和回鶻馬,據《蜀梼(tao二聲)杌(wu四聲)》中記載:咸康元年(925年)十一月,王衍在被南唐軍隊打敗回成都時,仍不忘“入妓妾(《資治通鑒第二百七十四卷》作‘入妃嬪’)中,作回紇隊以趨城中”。
他的母親花蕊夫人在其宮詞中也這樣描寫道:
明朝臘日官家出,隨駕先須點內人。
回鶻衣裝回鶻馬,就中偏稱小腰身。
詩中的臘日指的是農歷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節。據傳臘八節起源于上古時的“臘祭”。那時的人們在這一天要舉行祭祖、祭神等儀式,同時也揭開了春節節慶活動的序幕。
皇帝在這一天帶著后妃、宮人們外出舉行祭祀儀式,于是前一天宮里就忙乎開了,不僅要確定隨從人員,皇上還特別要求宮女們都要穿上回鶻衣裝并騎上回鶻馬。皇帝和眾多妃子、宮女們如此這般出現在街道上,無疑給正在忙于過節的成都增添了一道喜慶的氣氛。雖然皇帝出行在成都居民的眼中已是司空見慣的事了,但那些漂亮女子和她們的裝束卻著實讓市民們大飽了一次眼福。
回紇(又稱回鶻)是興起于我國北方的少數民族,唐代末年居住在西北一帶,他們是現在維吾爾族的祖先。回紇是個游牧民族,回鶻馬在唐、五代時期是十分名貴的品種。這時的中原漢人十分愛馬,一方面是軍用馬的需求量十分龐大,此時唐人喜愛的馬逑戲也需要大量的優良馬匹,但中原地區馬匹一向都比較缺乏,對良種馬十分渴求。這就自然地導致了對良馬的引進,先是突厥馬,后來便是回鶻馬了。尤其是“安史之亂”期間,唐朝曾在回鶻人的幫助下收復了兩京,為了報答他們,唐政府將有利可圖的馬匹貿易壟斷權交給了回鶻人,回鶻馬便在中原地區流行開來,于是中原地區甚至于成都平原才有了高大的回鶻馬了。
據說王衍一族源于西域,雖然這一說法無從考證,但唐五代時期,人們對于充滿了異域風情的西域文化特別喜愛。西域的歌舞、音樂以及服飾風靡整個了中原,同時影響到了千里之外的四川地區。那些時髦的人們,在出行時都要戴“胡帽”。有些貴族婦女不僅頭戴胡帽,甚至還穿著騎裝在街市上縱馬馳騁,出盡了風頭。那時,就連唐皇宮之中,宮女們的發飾都時興回鶻婦女的“回鶻髻”。喜愛玩樂的王衍自然不會放過著些新鮮花樣,便把這些中原的時尚帶到了他的后宮之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