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等遭遇環保困局 舊衣回收遭質疑
多虧了現代化的機器、全球化分工以及廉價的能源,服裝業得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湊一套新行頭實在太便宜了,以至于服裝幾乎成了一次性消費品。
絕大多數消費者可能根本沒有想過:光鮮亮麗的時裝產業實際上是一個“高污染行業”,而快時尚的出現讓問題變得更加棘手一條牛仔褲只賣200元人民幣,這樣的標價是否考慮到了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
H&M這段時間比較“郁悶”:這家來自瑞典的快時尚品牌不久前以“宣傳低碳理念,減少紡織品浪費”為口號,在其全球連鎖店發起回收舊服裝行動,但環保人士對此舉似乎并不領情,“回收舊服裝行動”被批評為該公司的“公關策略”。
H&M的尷尬折射出快時尚品牌的進退兩難處境:一方面它讓更多普通人有機會穿得更好、更體面,但同時它也用盡一切手法讓消費者購買更多衣服,由此造成的浪費以及對環境產生的損害,也讓它承受越來越大的輿論壓力。
回收舊衣“另有圖謀”?
德國科隆的一家H&M時裝店的收銀臺上,擺著一疊宣傳卡片,是關于瑞典H&M時裝公司新近發起的一項名為“H&MConscious”回收舊衣服的活動。英文Conscious的意思是“有意識的”。H&M公司也是想借回收舊衣服的活動,喚起公眾增加環保意識,減少紡織品浪費,增加紡織品的再生和利用。
據媒體報道,H&M表示,從今年2月份起,顧客可以將不再喜歡的、或是破舊的衣服送到H&M的店里,換取一張打折卡,憑借此卡在H&M消費可以獲得15%的優惠。全德國有80家H&M參與此項活動。H&M總公司強調,回收服裝不限于H&M品牌,而是所有品牌服裝均可。H&M表示,此舉是為了方便顧客能捐出多余的、破舊的衣物,同時也是為了達到研發出紡織纖維再生技術的長遠目標。該公司介紹說,全世界每年有大量紡織品隨生活垃圾一起被處理,而其中的近95%的紡織品其實都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
不過,H&M公司強調,發起這項回收行動不是以營利為目的,回收上來的服裝進行加工處理之后獲得的費用,也將用于社會公益項目或紡織品等回收技術研發。H&M希望今后能形成一個封閉的銷售和回收系統,將紡織品浪費最小化。
不過H&M沒有想到,這項回收舊衣服的行動會招來如此多的批評聲音,環保人士質疑此舉有“間接促銷”的嫌疑捐贈舊衣服的人可以得到一張在H&M購物的優惠券,消費者可能會因為捐衣服,結果買了更多的新衣服。
環保人士的懷疑并非空穴來風,至少在歐洲,服裝公司參與回收行動一直就是不無爭議的做法,也的確有些公司將回收衣服視為“商機”。德國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迪特·舒茨介紹說:“市面上的價格大概是每噸舊衣物能賣250歐元。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公司以及地方政府都想參與衣物回收這一利潤不薄的買賣。”德國紅十字會提供的數字顯示,德國每年有近100萬噸廢舊衣物。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對于H&M的衣物回收行動,德國紅十字會的舒茨總體上認為是值得肯定的行動,因為這有助于增強民眾的環保意識,切實減少浪費。但是H&M以優惠券的方式間接促銷是舒茨認為不可取之處,而且H&M也等于作了公益組織目前做的工作,有“越俎代庖”之嫌。
對此H&M公司強調,絕無與公益組織競爭衣物回收這一產業的意圖,而只想作為一種額外的補充途徑。衣物鞋帽回收箱FairWertung是一家德國教會下屬的公益組織,也是主要參與物品回收再分發等活動。該組織對于服裝公司回收舊衣服的行動總體上表示贊同,但認為此類活動的商業性質也是不爭的事實。
H&M的回收舊衣服行動是否能取得預想的成功,還要看這一行動是否能真正調動消費者的參與熱情。有論者言簡意賅指出:“舊衣回收”這一行動將導致矛盾的結果:一方面它將減少紡織品直接被當作垃圾處理造成的浪費,但同時發放的優惠券,也會點燃消費者“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的消費欲望:扔掉舊衣服,買進更多的新衣服,從而加快衣物淘汰的頻率。
環保觀察人士Hann在一篇名為《為“購衣習慣”重新買單》的文章中指出:多虧了現代化的機器、全球化分工以及廉價的能源,服裝業得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湊一套新行頭實在太便宜了,以至于服裝幾乎成了一次性消費品。英國的一項調查指出,女性平時只穿衣櫥里30%的衣服,而且這些衣服很多是一時沖動買下來的。零點調查公司在京、滬、穗三地針對18-35歲的青年女性舉行的一次定性、定量抽查顯示:受促銷影響而購買了不需要或原來沒有計劃購買服裝的女性比例高達56%;為形式多樣的店內展銷活動而動心并實際購買的女性也達到40.8%。
要“回收利用”,不要“扔掉再買”
絕大多數消費者可能根本沒有想過:光鮮亮麗的時裝產業實際上是一個“高污染行業”,而快時尚的出現讓問題變得更加棘手一條牛仔褲只賣200元人民幣,這樣的標價是否考慮到了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
其實,只需看看制造一件衣服對環境帶來的影響,就知道它的實際價格應該是多少了。制造纖維要用大量的水(包括從種植到生產,制造一條牛仔褲需要3000升的水)。染色、運輸以及包裝的過程都對水系統帶來負面的影響,而在快時尚的影響下,這條牛仔褲也許只穿上幾次,就會被人丟到衣櫥深處,幾年后被扔進垃圾桶這又帶出了另一個話題:隨著大眾消費主義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的一次性用品給垃圾處理造成巨大壓力。有數據顯示,中國目前的固體垃圾每年以8%到10%的速度增長,服裝在固體垃圾中占的比例雖然不算大,但比重一直在上升。由于中國沒有成熟的服裝渠道,比如復古服裝店、市集、慈善商店等,消費者很難將舊衣服轉手,于是只好丟棄。
要“回收利用”,不要“扔掉再買”!這是H&M“回收舊服裝行動”引發的這場小風波中絕大多數人的共識。事實上,就在我們身邊,抱有這一理念的組織和個人也正越來越多。非營利組織BrandNU致力于“拯救廢棄衣服”,同時給城市周邊的居民制造更多就業機會,讓他們將這些舊衣服做成新的紡織物,比如飾品和嬰兒毯。另一個非營利組織ReDress更是敢為人先,2009年,ReDress將一群熱心環保的設計師從世界各地請到上海,開了一場環保時裝秀,并嘗試將“綠色時尚獎”引入內地。據介紹,這個獎專為年輕設計師而設,希望可以引發創新思維,影響更大范圍的年輕設計師時裝業的源頭是設計師,如果設計師從一開始就具備了“改造”(將舊衣服改成新產品)、“零浪費”(巧妙利用面料以減少浪費)以及“升級再造”(利用廢棄面料制成新衣服)的豐富知識,那種“一條牛仔褲只穿兩次就扔掉”的怪事才不會發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