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服飾文化之蟒
蟒
蟒是帝王將相等高貴身份的人物所通用的禮服,即蟒袍。源于明、清時代的“蟒衣”。明代“蟒衣”本是皇帝對有功之臣的“賜服”,至清代,蟒衣則列為“吉服”,凡文武百官,皆襯在補褂內穿用。衣上的蟒紋與龍紋相似,只少一爪,所以,把四爪龍稱為“蟒”。
蟒是裝飾性極強的服裝,它繼承了中國歷代服飾追求意境美、體現精神意蘊美的傳統,其長袍闊袖的服裝造型,具有莊重感;華美的裝飾圖案,富于象征意義。蟒衣的另一大特點是可舞性強,它擺脫了自然生活形態,不束腰,服裝可任意擺動以表示人物情緒,它借用夸張后形成的水袖,豐富表演動作,傳達人物感情。
主要紋樣是龍及“蟒水”,陪襯紋樣為日、山、流云、“八寶”、“八吉祥”等。龍的具體形狀有:團龍、行龍、大龍等三種,有的端莊嚴謹,有的昂揚矯健,有的氣勢宏大。不同的龍形在服裝上各具有特定的象征意義。
主要使用十種純色,分為“上五色”(正色)和“下五色”(副色)。上五色指紅、綠、黃、白、黑,下五色指紫、粉(紅)、藍、湖、香。京劇服裝繼承了中國民族藝術的裝飾色彩傳統,大膽用色,色彩傾向鮮明,注重強烈對比。又因為它是一種刺繡之服,金銀線(復合色)具有調和作用,所以,服裝色彩既有強烈對比,又和諧統一。對于具體人物,力求擴展服裝基色(主色)的面積,造成“一人一色”的效果。用色也具有特定的寓意,根據人物的類型而定。
紅團龍蟒:應用的范圍很廣,為身份高、性格文靜的人物所用,如皇叔劉備、駙馬陳世美、巡按王金龍等。
《玉堂春》之王金龍{page_break}
綠團龍蟒:一般為紅臉的忠義之士所用,如關羽、關勝、趙匡胤等。以服色之綠,與臉譜之紅形成“補色對比”,是中國傳統的配色方法。此類人物大多智勇雙全,文武全才。蟒水一般為直立水,獨關羽特定用光澤度極高的全臥水套江牙,更增強了人物的雄奇偉岸之感。
《古城會》之關羽
黃團龍蟒:黃色在中國封建社會里為帝王所專用,是至尊至貴、皇權的象征。繡活多采用俊雅清麗的絨繡,彎立蟒水。其紋樣,除龍紋外,特在前后心顯著位置環擺“八寶”(寶珠、方勝、玉磬、犀角、古錢、珊瑚、銀錠、如意等)。此外,還在全身插底散擺“八吉祥”(指花、罐、魚、腸、輪、螺、傘、蓋八種飾有風帶的吉祥物,又叫佛家“八寶”)。
《打金磚》之劉秀
白團龍蟒:一般用于英俊儒雅的青年武將(如武小生行當的周瑜)或正直英武的中年武將(如老生行當的楊延昭),給人以瀟灑清秀之感。多采用俊雅清麗的絨繡,彎立蟒水。凡穿蟒的人物,加用靠領(即三尖領),即表示此人是武將。
《群英會》之周瑜
黑團龍蟒:黑色是具有莊重感的中性色。遠在周、秦、漢時代,因崇拜天而崇尚象征天的黑色。天子冕服用的就是黑衣。京劇中具有莊重氣派、剛直性格的人物規定服色為黑色。此外又特定,凡勾黑色臉譜、性格粗獷豪放的人物,也以黑作為服色。前一類人物如文臣包拯,后一類人物如猛將張飛、項羽、焦贊、尉遲恭等。
《霸王別姬》之項羽{page_break}
吐水大龍蟒:蟒上龍紋最生動、最有氣勢的當屬“大龍”。其姿態一般為龍頭朝下,龍尾向上(甩到左肩部位),氣勢磅礴。依其姿態可稱為“降龍”。龍口噴吐海水,更增生動之感。蟒水中又繡有一條小龍,與之上下呼應。這種大小龍呼應的圖案紋樣,名曰“教子升天”。全身平金繡,服色為紅,象征人物位高權重。
《群英會》之曹操
團鳳女蟒:女蟒的款式與男蟒基本相同,但也有自己獨特之處。首先是它的尺寸短(一般約三尺二寸左右),長僅至膝部,身后無擺。其次,所繡紋樣主要是鳳凰、牡丹,以鳥中之王、花中之魁象征至尊至貴的女性。穿用時上身配以云肩,掛玉帶,下身系裙。女蟒的色彩一般只用黃、紅。黃色是供皇后、貴妃專用,紅色用于王妃、郡主(有時也用于公主)。此種女蟒,絨繡團鳳,周身單鑲黑寬邊(波線式),以平金繡云,絨繡仙鶴。
《龍鳳呈祥》之孫尚香
行龍女蟒:此種女蟒在紋樣上更接近男蟒,繡行龍,下部有蟒水(三江水),如清人所繪《戲劇畫冊》的《回龍閣》劇中的王寶釧,即用此行龍女蟒,當為早期樣式,近世已不多用。
《貴妃醉酒》之楊玉環
老旦蟒:有很高身份、地位的老年婦女(老旦行當)專用老旦蟒。紋樣一般用團龍或團龍鳳,而不單用鳳。有蟒水。在使用上,老旦蟒與女蟒有很大區別:不配云肩、玉帶,而是腰系絲絳,掛朝珠,下身系墨綠大折裙。這種人物造型比較莊重、沉穩。老旦蟒的色彩一般只用黃和秋香色,黃色用于太后,秋香色用于老郡主、老誥命夫人。
《四郎探母》之佘太君{page_break}
旗蟒:旗蟒原是指清朝滿族皇后所用的吉服——朝袍。這是保留在京劇傳統服裝中為數不多的清代服飾原型之一。當然,它也是經過了一定藝術加工的。成為戲曲服裝后,它已失去了歷史朝代的規定性,而被納入了程式的軌道——通用于中國古代各少數民族(即所謂“番邦”)統治階層的貴族婦女。使用時,內襯“領衣兒”,外掛朝珠。頭飾為“大拉翅”,足穿高底鞋(鞋底狀如倒置的花盆,高二、三寸,俗稱“花盆底”鞋)。
《四郎探母》之鐵鏡公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