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國商務休閑服飾品牌的挑戰
WIND數據顯示,截止到4月18日,按照申銀萬國行業分類,36家國內休閑服裝公司中,23家公司已經發布了2012年業績報告,12家公司去年凈利潤下降,其中中國服裝公司去年虧損0.44億元,凈利潤下滑最大,同比下降1608.32%。
一. 形勢不容樂觀
近年來,中國商務休閑服裝行業可謂經歷了一系列的內憂外患。一是大環境的影響,二是盲目的擴大銷售戰線,使得零售終端越來越難做,不管是品牌還是散貨,都已經沒有多少利潤而言。
休閑運動品牌方面,361°在近日公布第一季度運營報告中稱,今年一季度,其特許零售店凈減少13家,其中新開門市149家,關閉162家。在關店的同時,其同店銷售也下降。數據顯示,根據中國范圍內收取的4235家門店為代表性樣本,一季度同店銷售為負增長1.5%。去年4個季度分別為6.9%、5.1%、4.1%,及4.3%。
作為國內男裝的代表品牌,報喜鳥發布一季度業績報告稱,報告期內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5124.82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30%,營業收入為5.5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0.06%。公司一季度經營活動現金流由2012年同期的-3291萬元變至-2.26億元,驟減近兩億元,同時預計2013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滑0至30%。
商務休閑服領軍品牌浙江森馬服飾,也在近日發布2013年第一季度報告。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14.01億元,同比增長6.26%;凈利潤1.32億元,同比下降16.79%。
就存貨數據來看,在已披露年報的公司中,大部分公司存貨繼續增長。361°去年已有改善的存貨比率今年首季度再次出現反彈,361°一季度渠道存貨比為4.3%。而去年年報顯示,至去年四季度零售渠道存貨比為4.05%。另外,朗姿股份2012年存貨額5.48億元,較2011年2.69億元增長103.99%,卡奴迪路、中國服裝、步森股份、美盛文化、星期六、希努爾去年存貨額分別同比增長82.33%、79.66%、37.22%、30.77%、30.77%、29.08%。
勁浪體育負責特賣方面的劉代杰直言,有的品牌如今在市場上賣的產品,絕大部分都是存貨,“新款上不了,舊款賣不掉,甚至成了惡性循環。”
二. 企業的應對
為了盡快消化庫存,緩解品牌壓力,品牌企業自然不能坐以待斃。據了解,361°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與分銷商協議取消若干尚未生產的貨品訂單,使2013年春/夏訂貨會訂單金額減少23%。同時,在2013年春夏訂貨會上,361°集團給予批發商的批發折扣率也由早前的58%上升至60%,此外,還向零售商提供約2.03億元的上架津貼作為改善貨品陳列及翻新購物環境用途。
九牧王董事長林聰穎表示,近年來服裝行業對市場預期比較樂觀,又沒有做到精細化的零售運營和管理,市場必然要經歷回歸理性的過程,因而資本市場上服裝板塊估值大幅度調整并不奇怪。他表示公司管理還需作較大的提升。
也有很多品牌選擇在網上傾銷庫存,“眾多出口型的服裝企業在出口情形不景氣,內銷市場又打不開的形式下,都涌入了電子商務領域。2013年,稱為‘全面爆發’年。線下許多二線企業要進軍電商,二線企業的蘇醒,導致競爭規模空前劇烈。”淘寶大學導師張學寧坦言,“現在線下的服裝品牌幾乎都可以在淘寶上看到。”
繼凡客推出“品牌特賣”、“一號店”服裝館推出“名品特賣”之后,包括天貓、京東在內的平臺電商都在著手醞釀服裝尾貨特賣頻道。而前不久,當當網也正式開通名品特賣頻道“尾品匯”,殺入炙手可熱的服裝尾貨限時特賣領域。
“但實際上電子商務學問很深,生產特性與以前的出口型企業也不完全一樣,要少、快、靈。”業內人士提醒企業,在產品機構、消費者心理、客戶維護、宣傳營銷等各個方面都有很多需要摸索的門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