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提升:晉江鞋服行業走出“上行曲線”
來自晉江市經濟貿易局的消息顯示,上半年晉江制鞋行業、紡織服裝業規上產值相繼走出個位數增幅的低谷,分別增長10.7%、13.2%。
鞋服產業鏈捷報頻傳
安踏體育兩周來好消息頻傳。先是在8月4日簽約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成功抄了李寧“老巢”;兩天后,安踏率先在同行中公布2014年上半年業績,營業收入41.2億元、比增22.4%,純利8.03億元、比增28.3%,為行業首個營收轉正企業,一舉扭轉了過去兩年來的頹勢。
安踏體育的“逆襲”大大提振了行業信心,也從側面反映了晉江鞋服行業的努力成果。
記者從晉江市經貿局了解到,除了安踏體育外,三六一度、德爾惠、喬丹、利郎、九牧王等龍頭企業與去年相比也有了較大幅度增長。
龍頭企業發展勢頭強勁,作為整個產業基礎的中小企業也不遑多讓。晉江市經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包括天倫天(天倫天專賣店)、圣弗萊、卡西龍等一批企業通過轉型戶外用品、兒童用品,經營業績步入良性上升軌道;愛樂(愛樂專賣店)、大東亞等一批企業通過加強管理、提升內控,成功進入了銳步、阿迪達斯等全球知名品牌供應鏈,參與國際品牌代工。
作為產業鏈上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鞋服上游供應商同樣沒有讓品牌商“專美”。以潯興股份為例,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5.40億元,同比上升10.08%;營業利潤0.58億元,同比上升28.39%;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0.53億元,同比上升41.32%。數據讓人眼前一亮的同時,也讓業界看到了產業鏈復蘇的跡象。
創新支撐“大逆襲”
在發布上半年業績的當天,安踏體育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在微博上寫道:“又到發布成績單的時候了,上半年業績遠超市場預期,連續24個月業績下滑,讓整個團隊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值得自豪的是我們頂住壓力主動變革,成功實現零售轉型。”
這段話也是晉江鞋服行業過去兩年來的真實寫照。面對種種不利局勢,晉江鞋服企業積極謀求突破,特別是龍頭企業營銷渠道、產品結構調整相繼到位,基本面日漸趨好,這也帶動了行業總量實現恢復性增長。
在8月11日公布的半年業績中,中國利郎透露,主品牌“LILANZ”零售店數目凈減少158家,開店步伐落后于預期。這也折射出了本土鞋服企業對于市場的一種姿態:從以往依靠“跑馬圈地”一味追求銷售量的增長,向如今追求單店效益轉變。
數據能夠很好地佐證這種轉變。中國利郎今年上半年營業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微跌0.2%,利潤卻不降反升,達到2.48億元。
對于這種變化,國內知名鞋服行業獨立評論人馬崗認為,關店增效,從量變到質變是大方向。他同時表示,僅僅依靠關店來調整還遠遠不夠。
“總體來說,鞋服總市場份額微有增長,但在未來,企業的增長要依賴殘酷的競爭,而非填充空白市場,所以有一家企業增長,可能就有兩家企業負增長。”馬崗分析道。
對于晉江的鞋服企業來說,未來面臨的競爭將更為激烈。可喜的是,在過去兩年中,晉江的鞋服產業鏈已經做好了準備。
安踏體育、中國利郎等龍頭企業不必贅述,上游供應鏈企業也是蓄勢待發,他們發力的焦點更多地放在了創新上,希望能夠扛起整個產業鏈的創新大旗。
“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沒有創新力的企業往往很難立足;持續創新,才能提升產品的附加值。為了做好產品創新,我們頻繁參加國外展會,緊跟國際市場潮流信息;在技術開發上,保持每月都推出新品。我們深信,只有創新,才能保持與品牌商的黏度,實現共贏。”在上周五舉行的晉江制鞋產業供應鏈發展圓桌會上,泉州市星達鞋服(星達鞋服專賣店)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莊剛松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