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曼母公司匯美集團闖關IPO難言坦途
電商成長期帶來的紅利逐漸退潮,以電商起家的“淘品牌”茵曼及其母公司匯美集團來到了發展的拐點。連續兩年利潤下降,庫存逐漸推高,除了“淘品牌”共同面臨的業績下滑問題之外,匯美集團也在經受著新品牌持續負盈利、加盟店收益慘淡等公司品牌和渠道策略性調整帶來的陣痛。此番申請IPO能否獲得資本的青睞,得到資金支持接下來的發展戰略,成了茵曼能否繼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業內認為,淘寶“紅牌”急于登陸創業板,正是為了找到資本市場“接盤”,盡可能守住現有果實。
利潤連降庫存直升
“淘品牌”茵曼母公司匯美集團正式提交了IPO申請,擬在深圳創業板上市。本次匯美集團發行股票為8000萬股,每股面值1元,但暫未公布每股發行價格。本次預計籌資約為4.5億元。
據招股書顯示,2013-2015年,匯美集團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9億元、9.5億元和11.4億元。但在營收逐漸增長的同時,匯美集團的凈利潤卻連年下滑。報告期內,匯美集團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3330萬元、3190萬元和1581萬元,2015年跌幅高達50%。
對于凈利潤下降的原因,匯美集團表示,主要是由于股份制改造,投資者增資擴股和公司多品牌戰略落地,孵化新品牌需要投入大量資源的影響。
然而,在凈利潤大幅下滑的背后,是品牌經營成本的日益攀升。一位天貓電商從業者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淘品牌”需要承擔廣告位、流量直通車、技術服務費等各項費用,天貓、淘寶的營銷費用連年增長,目前天貓的單個流量轉化成本已經從此前的0.3元增長到1元左右。但不打廣告又很難獲得足夠的流量。
對此,派尚服飾搭配學院總經理康蘭馨指出,國內電商迅速發展,給“淘品牌”帶來了機會的同時,也使得市場環境日趨慘烈。市場費用的日益攀升,各種品牌的集中涌入,加之“淘品牌”在自身風格容易被競爭對手模仿和抄襲,當走類似風格的“淘品牌”逐漸增多,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導致了客戶的分流等原因,直接導致品牌自我造血能力大幅下滑。
除了凈利潤連續下降以外,匯美集團的另一隱患來自高庫存。從渠道構成來看,茵曼來自淘寶和天貓的銷量2013-2015年分別是4.75億元、6.52億元、6.45億元,占比分別為80.65%、68.77%、56.59%,占比持續降低,銷量在2015年還出現下降。而來自唯品會的銷量2013-2015年分別是5781萬元、2.18億元、3.65億元,占比分別為9.81%、22.99%、32.03%。唯品會銷量占比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就是庫存。
匯美集團的招股說明書中顯示,2013-2015年報告期各期末,匯美集團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17394.52萬元、27998.79萬元和37106.39萬元,分別占據同期資產總額的50.48%、61.1%和55.25%,存貨占資產比重較大。
匯美集團解釋稱,公司存貨的增長源于兩方面因素,一是主品牌(茵曼、初語)的銷量增長導致備貨增加;二是公司的品牌孵化戰略全面啟動,公司的品牌數量由2013年的茵曼、初語兩個品牌擴張至2015年末的13個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匯美集團在公司面臨庫存壓力帶來的問題也直言不諱地表示,庫存將對公司產生不利影響,一方面,公司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增長將導致公司盈利減少;另一方面,存貨余額增長將占用公司營運資金,影響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降低公司盈利質量。
O2O一波三折
線上發展進入瓶頸期后,匯美集團將目光轉移到線下渠道。匯美集團副總裁蔡穎曾公開稱,根據茵曼的觀察,線上部分隨著流量過分聚集,廣告成本、獲客成本一直都在上升;而線下實體店由于人流沒有那么聚集,發展空間較大,成本是在降低的。
據悉,早在六年前,茵曼就曾進行過線下嘗試。2011年9月,茵曼第一家線下店落地廣州,采取以直營為主、加盟為輔的經營策略。但由于缺乏線下經營經驗、市場環境不成熟、價格管理混亂等原因,這次“試水”沒多久就擱淺了。
2015年7月,匯美集團再次啟動線下計劃,截至2015年末,“茵曼+千城萬店”已在約23個省份簽約了163家線下店。根據計劃,五年內加盟門店將達到1萬家。但截至目前茵曼官網公布的簽約門店為317家,新疆、西藏、甘肅、青海、內蒙古、寧夏、海南和東北三省暫不開放加盟。
{page_break}與此同時,線下店對營收的貢獻十分有限。招股書顯示,2015年全年,匯美集團線下業務收入占比僅為2.01%。蔡穎表示,“我認為線上與線下的成本是會逐漸接近的,成本逐漸接近意味著線上不再擁有以前的所謂‘優勢’”。從線下店利潤堪憂中不難看出,匯美集團加盟模式令人心存疑慮。
業內人士分析,服裝行業實體店整體業績欠佳,而對于茵曼這樣的電商品牌來說,實體店的意義更多可能是作為品牌的線下試衣間,頻繁地更換款式,而存貨不多。但對于加盟商來說,補貨困難,尤其是暢銷款式調配貨物時重心放在線上商城,勢必讓加盟商產生不滿。線上線下的融合并不是搞定價格就可以輕而易舉完成的。
有加盟商爆料稱,天貓的打折系統不適用于線下經營,毛利率過低無法保證運營能力。在簽署合同時,茵曼向加盟商強調有一部分來自“轉化分成”的收入,即客人在實體店內消費后,轉而返回線上渠道,加盟商就能獲得分成,但并沒有得到有效實施。茵曼方面表示,公司不存在供貨優先線上的情況。但爆款確實存在補貨難的問題,“這是任何品牌都存在的”。
康蘭馨認為,“淘品牌”最大的短板就是缺乏線下形象。而競爭優勢在于其在目標人群中已經擁有了一定的認知度。但同時,“淘品牌”的線下拓展之路也許不會那么順利。康蘭馨分析,運作線下品牌店和運作網店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甚至需要兩個完全不同的團隊去執行。相關人才儲備是否成熟,是否有相應的管理理念和經驗積累,都將成為茵曼落地的挑戰。此外,線下門店成本較高,對于“淘品牌”來說,需要調整定價策略,或將實體店與網店差異化運營,這也將增加“淘品牌”線下門店的運作難度,給他們帶來新的挑戰。
多品牌策略遭滑鐵盧
無論對于盈利下降還是庫存上升,匯美集團給出的原因中都有“多品牌戰略”的落地。2015年至今,匯美集團旗下從茵曼一個品牌發展到包括童裝、家居、配飾、瑜伽服等類別在內的十多個品牌。但除了通過收購市場相對成熟的初語外,其他品牌并未能復制茵曼的成功之路。
匯美集團認為,短時間新增十幾個品牌,在品牌孵化期,需要投入較大運營成本。然而,在高投入卻沒能換回高收益。
招股說明書數據顯示,匯美及子公司初語旗下共有全資子公司12家,控股子公司9家,參股公司5家。其中除了初語服飾和秋麥服裝盈利外,茵曼唯音、匯奇紡織品、慢生活服飾等均在虧損狀態。
而在匯美集團旗下PEINAXI品牌旗艦店中,絕大多數商品月銷量僅為個位數,超過一半的商品月銷量為零,其另一品牌阿朵奇朵,在售產品中月銷量超過10件的也不到20%。
業內人士分析,電商紅利過去之后,孵化新的線上品牌,成本與十年前早已不可同日而語。推廣費用的增加大大推高了時尚品牌獲得流量的成本,而更多線上競爭對手的出現,以及線下品牌進入電商領域都稀釋了電商流量的轉化率。此外,同時推出大量的新品牌,也可能讓匯美集團在營銷、資金和人力資源上捉襟見肘。
匯美集團也承認,公司的多品牌戰略,旨在滿足小眾人群的個性化續期。但電商新品牌的投入產出比日益下滑,如果公司的供應鏈整合、品牌運營或信息化處理能力無法跟上品牌擴張的步伐,可能面臨品牌擴張數量越多,業績越不理想的局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