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服裝開始“倒灌”內銷市場
近段時間,很多消費者發現,在市場上各種外貿服裝店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這無疑為消費者又提供了更多的消費環境。
而從行業的角度究其原因,就是在金融危機過程中,外貿紡織服裝企業出口壓力加大,外貿服裝“倒灌”內銷市場。
北京針織服裝貿易公司總經理隋立明說:“最近外貿確實在回暖,但是這種回暖的背后是‘千軍萬馬’搶訂單。
今年年初,一個日本客戶讓我們制作一批服裝,我們報價80元,有的企業報價50元。競爭我們歡迎,但是50元怎么可能做出質量符合標準的服裝呢,這不是擾亂市場嗎!”從去年到現在,外貿企業在試水內貿市場的過程中思想發生了很大變化。“外貿企業不做內貿,內貿企業不碰外銷”的陳規,早就是“老皇歷”了。國際經濟步入一體化進程,內外貿也不用再分得那么清楚,到國際市場上看看,發達國家從來沒分過內貿、外貿。
再說,外貿企業做內貿,也是符合國家政策引導方向的。如今,95%的外貿企業想做“家門口”的生意,只是不曉得怎么做?,F在,國內市場給了一個成本低廉的“試水”平臺,但是,外貿企業應該珍惜這種機遇,把“進商場銷售”視作拓寬業務渠道、熟悉國內市場、打造自有品牌的契機,不要一味地降價、降價。
狄更斯說:這是一個信仰與懷疑混雜、希望與絕望相伴、天堂與地獄交織的世界。是的,這是一個絕對復雜和兩極的世界。服裝內貿企業也是如此。對于轉型的外貿企業而言,在確定轉身踏入內貿市場時,必須想清楚要做好哪些事情?要瞄準哪些市場,采取什么樣的價值實現方式?到底是只做面向中間渠道商的ODM、OEM業務,還是通過營銷能力的發展,面向消費者提供產品,最終實現“占據終端、皇圖霸業談笑中”的目標,對于這些都要有正確的判斷。
一個有企圖、有目標、有理想的外貿轉型企業,最需要做,也是最必要做的工作是:自己開一家完全直營的零售店(連托管和聯營方式也要盡量避免),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把它做好做成功,并盡可能快速拓展開店。
為什么要這么做,原因很簡單,內貿品牌運作必然要牽涉到直營零售的業務范疇,而這樣的業務特點是操作鏈條長,過程瑣碎,牽涉層面廣,背后意味著系統的復雜,這時候就需要企業以親身親歷的方式去做,把它做好,對其中的問題了如指掌。實踐,覺悟。也只有實踐型的覺悟,企業才能真正拿得住和把握住客戶需求。如此倒推回去,再去做一些相對簡單的ODM、OEM的業務,企業才能更多地站在客戶的角度,以感同身受的態度去解決問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