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中小鞋企 如何踏上品牌大道
據相關統計報道,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3.5年,原因在于缺乏市場競爭力,沒有成為強勢品牌。就鞋業而言,競爭一年比一年激烈,品牌化競爭更給中小鞋企帶來了沉重的壓力。對于追求踏上品牌大道的中小鞋企來說,品牌既是一個追求和夢想,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企業殺手,究竟應該如何抉擇?就中小鞋企普遍關注的幾個話題,本刊特邀業內資深人士進行解答,望能為中小鞋企在發展過程中提供一些見解。
1、先做渠道還是先做品牌?
我們是江蘇的一家小皮鞋制造企業,以前通過批發渠道銷售產品,只要產品好就能擁有可觀的收益,但近年漸漸出現了代理商流失現象,主要是因為傳統的批發式經營模式已經無法適應市場的變化,百貨、商超、專賣等主流銷售渠道的崛起讓我們越來越邊緣化。我們必須立即開拓新渠道,但又需要塑造品牌形象,兩者是否可以兼顧?有沒有辦法能夠既維護原有優秀代理商、拓展渠道掌控通路又將渠道優勢轉變成品牌優勢?
專家解答:
先做渠道還是先塑造品牌形象,這是近年來中小鞋企較為矛盾的一個話題。經歷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創業和發展,多數制鞋企業已經通過簡單的生產、加工掘到了第一桶金,現在普遍面臨企業升級的難題。而目前制鞋企業的同質化、市場需求過量等令人頭痛的現狀,也將導致一部份企業因為不符合主流競爭規則而遭到淘汰。那么,什么才是當前制鞋企業的主流競爭力?
一.渠道先行,品牌后衛
渠道是當前制鞋企業的主流競爭力之一。企業集中資源,結合自身優勢,重點發展百貨、商場或者專賣店這樣的主流渠道,除了可以擴大銷售外,還可以間接的塑造消費者對本品牌的形象感。
但是,如果沒有品牌的支撐,主流渠道的建設進程會相當緩慢,并容易突發變故;另外,單一主流渠道間接塑造出來的品牌形象,其根基并不扎實,很容易被競爭對手超越。這都要求鞋企擁有綜合思維,在擁有一定數量主流渠道之后,再借助其塑造的品牌形象,發展更多樣的主流渠道,進一步鞏固和放大渠道所積累起來的品牌形象,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品牌開路,渠道緊隨
品牌開路,渠道緊隨是制鞋企業的第二條路。
沒有品牌的支撐,渠道主流化的進程相當緩慢,異常吃力,其間失敗的機率也相當高。市場的共建并不是企業單方面的事情,它需要銷售渠道資源的配合。如果企業率先集中資源,進行先期的品牌塑造,樹立渠道資源的信心,再因勢利導,放大品牌塑造的成果,則可能撬動渠道資源共建主流渠道,完成品牌與渠道的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目標。
運用以上兩種方式關鍵在于“度”,過分依賴品牌或過分依賴渠道,都不利用企業的可持續經營,只有統籌安排,兩面兼顧,才能實現目的。
2、借貸融資還是戰略投資?
我們是溫州的一家皮鞋企業,自2000年開始聘請形象代言人、投入廣告后,市場漸漸有了一些起色,2003年營業收入達到1.6億元。進入2003年以來,整個皮鞋行業的競爭規則開始改變,原先的批發為主的銷售模式逐漸被以專賣為主的品牌模式所取代。如今沒有一流的終端形象,品牌似乎難以推行,而我們卻錯過了改良終端的契機,遲至今日才正式下定決心做終端專賣體系。但是品牌想要達到在03年的那種市場排名和影響力,必須要有相當多的現金儲備。現在我們面臨兩條路,要么借貸,要么出售股份引進投資者。由于自辦廠以來,我們都是自給自足,現在一下子出現這么大的資金缺口,是放棄、還是融資借貸、或是引進戰略投資,真的很矛盾。最讓我們擔心的是,如果處理不慎,企業就可能就變成他人的! 專家解答:
“錢不夠用”是所有中小企業的通病,企業規模小又想迅速做大,無論是更新設備、加蓋廠房、還是投入市場、投放廣告,個個都是“燒錢”的事。
長期以來受計劃經濟的影響,再加上自力根生、自給自足的經久灌輸,大多數中國人并不習慣市場經濟的種種融資手段。由于對西方企業慣行的銀行借貸、基金私募、戰略融資等手段較為陌生、恐懼,所以很多中國企業在把握不定之后,往往選擇了放棄,干擾了企業做大。
抓準要點,順勢應對
案例中鞋企的擔心,是中小企業的普遍問題。他們擔心借多了錢又還不上,最后可能演變成出讓企業股份,令自己的努力化為烏有。其實,這種擔心大可不必,只要企業能夠做出科學的評估,提升資本運作水平,在風險控制范圍內借貸適當資本,獲得投資回報后再分期償還,既可解決企業的資金需求缺口,又可抓住市場契機,從而保住企業的自主權。
自給自足是企業創立之初的最佳融資手段,靠幾個創業元老、合作伙伴等人就可以湊夠資金開始運營。但是,企業要想做大做強,每走一步都意味著要在短期內投入比競爭對手更多的資本和資源,這一切單純依靠企業的經營收益和企業元老的“私房錢”是遠遠不夠的,借貸便成為企業發展階段的理想融資手段。當向銀行借貸仍然解決不了企業較大的資金缺口時,還要善于獲得私募資本的借貸,多渠道、多手段的資本借貸也可以降低一些風險。
目前,上市、戰略投資等融資手段大多數中小型鞋企暫時還用不上,我們暫時就不予討論。
3、“明星+廣告”的路能否走通?
我們是福建的一家運動鞋企業,此前我們公司主要從事運動鞋外銷出口業務,近期隨著出口貿易環境的變化,轉為重點開發國內市場。但目前國內運動鞋市場的競爭已經異常激烈,沒有廣告、明星代言似乎就不是品牌,很難去招商和推廣。我們應該怎么辦,是不是也要請明星代言,大打廣告,這樣如法炮制就能塑造品牌嗎?
專家解答:
一.在某個特定的時期,某些特定的營銷模式往往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明星+廣
告”即是如此。
“明星+廣告”這種營銷模式,在本世紀初適應了諸多企業經營轉型的契機,有效幫助許多運動鞋企業走過了品牌塑造的第一步,甚至形成了流行一時的“晉江模式”。
“明星+廣告”的模式比較適合借助代理渠道進行市場推廣的處于經營初期的企業,在初期,它可以憑借“明星+廣告”為代理渠道樹立信心,創造更良好的分銷市場從而開拓市場,因此受到企業和代理商的共同親睞。
通過這種模式,許多品牌在較短的時間內提升了一定的知名度,發展了一批合作代理商,從而促進了產品的全國上市推廣。 二.時代在變,營銷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單一的“明星+廣告”已經不復往昔風光。
舉凡到過晉江的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大道兩旁的“明星擂臺”,其實明星與其身后所代表的企業之間的聯系,已經越來越模糊了,“明星+廣告”早已轉換角色成為運動鞋行業競爭的一項基礎條件,而不是核心主力,在整個鞋行業都具備此類資源的情況下,要借用它分享銷售渠道資源,很明顯是“蜀道之難”,除非能進行量上的突破,譬如花更多錢聘請國際一流明星、花更多錢投放廣告,從而利用量上的突破來獲得競爭優勢。但這種覆蓋性的投入必須進行嚴格的成本核算和風險評估,否則就會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為企業埋下成長的“地雷”。
單一的“明星+廣告”模式已經無法完成品牌塑造重任了。而以“明星+廣告”為基礎,加強產品研發、提升生產工藝和效率、輸出市場管理、推行銷售渠道升級的綜合競爭力模式,在當前環境下才能實現品牌塑造的夢想與追求。
4、家族團隊還是職業團隊?
我們是一家女鞋企業,通過創業團隊十余年的努力,年銷售業績做到了近2個億。但從2003年起,銷售規模開始徘徊不前。2005年初我們討論之后導入職業團隊,從一個一線品牌高薪挖了7、8個人過來,主抓研發、生產、營銷、品牌等各項工作,除了財務之外,原有的創業團隊大部分退出經營管理,只保留董事職位。2年很快就要過去了,2005年營業收入雖然做到了3個億,2006年也差不多有這個數字,但2年來營業支出卻猛增8000多萬,把前些年的利潤儲備都給用光了。像我們這種企業,到底適合家族團隊還是職業團隊?
專家解答:
一.家族制管理模式在短時間內仍然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中國企業有一個特色,就是受市場經濟轉型的制約,大多數企業(民營企業)都處在創業階段,管理團隊是第一代創業團隊,由于他們自身起點低、底子薄,受教育水平低、眼界窄,如果發現企業規模做不大,業績徘徊,往往第一反應就是“問題是不是出在自己這幫創業團隊身上?”
其實這種心理是不科學的。固然,創業團隊都是家族成員,起點低、底子薄,但他們從企業創建伊始就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沒有人比他們更了解企業,這一點對于企業經營來說至關重要。案例顯示,該女鞋企業高薪聘請外部團隊空降之后,開展了聲勢浩大的企業營銷和品牌推廣,雖然也增加了1個億的銷售收入,但這1個億的背后卻只增加了不到2000萬的利潤所得,并不能代表企業在市場上的地位、占有率、品牌影響力得到根本性轉變。這個企業導入職業團隊可以說是失敗的,其之所以失敗,究其根源,除了產品等綜合因素之外,就在于冒然引進了職業團隊。
二.循序漸進的管理模式更適合中小企業
大多數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管理上都存在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制——家族制——職業制——制度文化制”。根據我們的研究,對于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來說,消費品、生活用品等領域的企業在年營業額2個億以內時,家長制并沒有太大的不適應性;年營業額在5個億以內時,家族制仍然還有廣泛的生命力;年營業額超過5個億時,就要開始借助外力,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