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淘汰落后產能并非關閉企業
針對近期媒體報道淘汰落后產能名單被“注水”,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稱工信部)官員回應稱,工信部正在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訂淘汰落后產能的檢查考核辦法,加強對各地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督促檢查,確保淘汰落后產能任務落到實處。
工信部產業政策司巡視員侯世國是在接受工信部網站和中國經濟網聯合訪談時做出上述表示的。他說,“前幾年已經淘汰的落后產能,今年又列入淘汰名單,屬于謊報、弄虛作假”,對這種情況一經發現將嚴肅處理,也希望媒體發揮監督作用。
他同時還解釋稱,公告(淘汰落后產能)名單中的企業是指該企業今年有淘汰落后產能的任務,企業應按照國家和省里的規定按期淘汰其落后產能,并不是關閉、淘汰這個企業。
名單“被注水”有幾種可能性
今年8月5日,工信部公布了18個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名單,涉及2087家企業。按要求,列入名單的企業落后產能必須在今年9月底前關停。隨后就有媒體曝出這份涉及2087家企業的名單“被注水”, 被列入名單的企業中部分企業稱落后設備幾年前已經淘汰。
對此,侯世國回應稱,工信部高度重視媒體反映的情況,也已請有關省市就有關情況進行核實,并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情況的監督檢查。
侯世國表示,名單被“注水”可能有幾種情況:有些列入名單企業的落后產能雖已處于關停狀態,但落后生產設備、設施并沒有拆除,沒有真正淘汰,因此也列入了名單;有些企業的落后產能可能在名單公布前已按照規定于今年上半年淘汰,這屬于提前完成了今年的淘汰任務,也列入名單;有些企業可能有多臺(條)落后生產設備(生產線),前幾年按規定淘汰了一部分落后產能,今年又淘汰一部分,因此,出現前幾年已經淘汰部分落后產能的企業,今年又列入了名單。
對此,侯世國強調,不允許前幾年已經淘汰的落后產能再列入今年的淘汰名單。
但他同時也稱,淘汰落后產能并不是取消和關閉某個企業,落后的產能可能只是該企業的某一條生產線和某一小部分生產能力,這些企業把設備淘汰掉,目標并不是淘汰企業,而是淘汰落后的生產能力。他強調,企業淘汰落后產能不僅要關停,更重要的是徹底拆除落后生產設備、生產設施,使其不能再恢復生產。
鋼鐵、水泥行業落后產能占總產能20%
在訪談中,侯世國還介紹說,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但由于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工業領域特別是一些高消耗、高排放行業,落后產能比重較大,淘汰落后產能的任務仍很艱巨。
他坦言,淘汰落后產能涉及資產損失、債務處理、人員就業等難點問題,短期內可能還會影響到地方的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并且由于政策措施還不完善,推進起來難度很大。
侯世國也具體提到淘汰落后產能存在的一些困難。如目前對淘汰落后產能除給予財政獎勵資金支持外,尚缺乏直接、有效的支持措施,且需要加大獎勵資金支持力度;如部分省市財政資金尚在落實,對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等。
侯世國說,對于經濟實力比較強的地方,地方(淘汰落后產能)是很積極的,而對于經濟落后的地區,特別是對于落后產能比較多的地區,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可能有政府力不從心,可能有企業的某些問題難以解決。
據侯世國介紹,中國淘汰落后產能任務仍很艱巨。目前,鋼鐵行業需淘汰的400立方米及以下落后煉鐵高爐產能仍占總產能的近20%;水泥行業落后產能約有5億噸,占總產能的20%以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