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服裝回收:不僅是一種社會責任
當你進入日本服裝店時,看到的不僅有琳瑯滿目的款式,還有專門回收的柜臺。目前,日本主要服裝生產企業都已建立社會責任,而且也是為了滿足消費者讓廢舊服裝產生更高的效率。
日本優衣庫企業創建了一家回收鏈公司,開始大規模的回收廢舊服裝產品。回收后,他們要做十分有效的處理,其做法是,把好衣服通過打包,提交給聯合國難民署捐獻給發展中國家的難民或其機構。不能穿的衣服則用來生產絕熱材料、如手套或發電燃料。
該項目起始于2006年9月。歷經一年的運作,他們發覺效果良好,因此從第二年開始,他們就繼續開展這個計劃。截止去年,他們已回收262萬件曾經售出的服裝,約有90%都捐獻給了發展中國家。這個項目并未給他們帶來什么實際效益,但是,卻有更多的日本用戶回到他們店內,將廢舊服裝還給他們,并且將穿過的衣服的意見反饋給他們。由此,他們看到了另一種需求,即用返回的服裝纖維材料生產服裝?,F在,他們已著手開展這一項目。
去年末,日本東京另一家服裝制造商恩瓦德•山公司(OnwardKashiyamaCo)也宣布開始利用該公司在全國設立的商業服裝零售店回收售出的服裝產品。其目的并不是要向難民捐獻舊服裝,而是將廢舊衣服重新做成紗線,然后生產手套和地毯。到今天為止,該公司已用廢舊纖維生產出4.7萬雙手套并將其捐獻給非營利機構,將生產出來的3000張毯子交給了聯合國難民事務署。
負責這項工作的雇員對記者說,“作為一家服裝生產商,我們回收再利用產品是履行社會責任,也同時為人類做貢獻。”
在此之后,另有6家日本服裝制造商也紛紛行動起來,確立了類似的回收項目。一些公司開始利用廢舊服裝制作生物乙醇、替代汽油的燃料等等。他們都沒有直接獲得效益,但是這些公司一夜間發現,自從優衣庫公司首次設立回收項目之后,顧客的回店率大大提高,為他們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效益。由此,日本教育界注意到,這種趨勢將成為未來全球消費的方向,用回收帶動消費。日本文化女子大學發言人說,“顧客把舊衣服帶回店里,然后要買新衣服。這種回頭客帶來的經濟效益是無以倫比的。因為顧客越來越有意識的發現,他們用過的服裝還可以使用。”由此,日本新一輪利用回收項目創造效益的風潮正在興起。
日本生產商意識到,制造業把保護環境看作自己的分內一部分已刻不容緩。日本服裝工業委員會乙擁有200家會員單位,他們紛紛表示,要用實際行動應對環境問題并制定了相應的計劃,即利用簡單包裝和回收產品體系和過時的產品提高效益。
日本出現這樣的消費趨勢并非偶然。造成這種風潮的原因要歸功于席卷全世界的金融危機。自從2008年以來,進入日本服裝店的顧客越來越少。高昂的價格讓手頭越來越緊的顧客望而止步,許多年輕人寧愿穿別人的舊衣服也不買新款。這可急壞了服裝老板。因此,他們不得不想出這樣的生財之道。與之同時,這也促使老板們想到,買賣不僅與環境問題和社會責任息息相關,而且與消費密不可分。日本一家零售店老板說,再利用舊衣服能讓消費領域物盡其用。這樣的理念一旦成為公司的共識,那么他們的效益也就出來了。
然而,回收舊服裝也帶來許多問題。根據日本經貿工業部報道,日本去年僅有22.1%的服裝和其他纖維產品獲得回收利用,遠遠低于鋼鐵工業。鋼鐵工業的產品回收率達到88.5%,鋁產品回收率更高,達到93.4%。造成紡織服裝回收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在日本大多數服裝企業沒有自己的商店。要確立回收項目需要追加投資,這會給中小紡織企業造成沉重的財政負擔。因此,要確立回收體系,目前只有大公司才能做到。
但是,日本教育界認為,“在未來,日本應該確立廉價的回收體系,應該將中小服裝企業包含在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