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中國經濟增速可能在今后3-5年出現下調
來自海內外的專家30日在此間舉行的“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收入分配、政府職能轉變多領域的改革如何推進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指出,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面臨3大挑戰。一是從經濟增長的周期性來看,中國經濟增速可能在今后3至5年出現一定幅度下調,進入次高速或中速發展階段。面對經濟增速從10%向7%左右轉變帶來的需求規模相對收縮,中國的速度效益型經濟面臨轉型。二是隨著勞動力等要素成本的快速上升,中國能否實現競爭優勢由低成本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變。三是全球流動性過剩下,新興經濟體面臨的成本推動型通脹壓力正在加大。過剩的流動性主要流向不可再生、不易移動、與土地資源關聯性較高的物品,比如鐵礦石、石油、黃金、農作物以及房地產行業。
德國基爾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羅爾夫·朗哈默爾說,國際金融危機后,金融市場更加脆弱,全球經濟結構面臨重新調整,這意味著全球經濟復蘇將是一個較長的時期。“外需縮減要求中國經濟增長必須轉向更加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拉動上來。”
挑戰的背后,折射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迫切性。中國改革發展研究院董事局主席高尚全指出,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長期滯后,有其深刻的體制機制原因。
“從資源配置看,生產要素市場還不健全,要素價格形成仍受過多行政干預,市場機制難以充分發揮作用;從市場主體來看,不少地方政府過多地直接干預經濟活動,有的直接成為市場投資主體,在偏重經濟增速的政績考核制度下,投資結構扭曲,產業結構、城鄉結構、區域結構、收入分配結構、經濟社會發展等多方面的失衡;從財稅體制來看,不利于節約資源、實現集約發展。”高尚全說。
中國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隨著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迫切需要初步實現“四大轉變”:即從投資主導轉向消費主導,從工業化主導轉向城市化主導,從中高碳經濟轉向低碳經濟,從公共產品短缺轉向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這需要以更大的決心全面推進各領域的改革,使改革真正成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
對于社會廣泛關注的收入分配、政府職能轉變等重點領域改革,與會專家給予高度關注。
曹遠征認為,在內外環境出現新變化的情況下,當前最重要的就是以收入分配改革為導向推進改革。他指出,中國經濟目前已從經濟總量導向轉向國民收入導向,這樣一個導向如果能調整好,將為今后五年、十年甚至更長久的增長提供穩定可持續的基礎。
遲福林強調,收入分配改革涉及重大利益關系的調整,并與財稅體制改革相聯動,其難度和復雜性遠遠超出以往。他建議在“十二五”期間,盡快出臺收入分配體制改革和財稅體制改革的總體方案,為改革攻堅起好步、開好頭。
他同時建議,要以政府轉型為重點推進行政體制改革。以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能力為目標,積極推進政府從經濟建設型政府轉向公共服務型政府,使政府重返公共利益代表者的定位。這是政府轉型最具實質性和挑戰性的重大課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