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印染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加速
11月6日訊,國內棉花價格定格于27066元/噸,而10月初的價格是22684元/噸,月內漲幅超過20%,顯然可用“瘋狂”來形容了。
有分析指出,這些對于仍未完全走出國際金融危機陰影的國內紡織企業顯然是雪上加霜,但亦有多位市場分析人士向《中國聯合商報》記者表示,這對于紡織印染行業結構調整也是一次好機會,在節能減排的重壓之下,紡織印染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速度必將加速。
成本壓力加大
棉花價格的上漲,必然會不斷影響著下游企業,包括服裝、家紡等企業影響頗大。
浙江幾位中小紡織企業負責人向《中國聯合商報》記者表示,進入11月,原料上漲壓力日趨明顯。
“大的紡織企業,多依靠前期囤積的庫存來應對漲價壓力,而我們這些中小紡織企業在面對高棉價時只能選擇減產或者停產。”
對于從事紡織原料加工的棉紡企業而言,通過棉紗、棉布價格的大幅上漲轉移了部分成本壓力企業利潤增加,但棉價的大幅波動也使企業無法確定生產成本,不敢簽訂長期訂單。
而對處于更下游的紡織服裝企業來說,不斷高企的成本使得不少企業無法完全消化,不得不提高產品批發價,由此導致零售價格也出現上調,但各品牌的提價幅度不盡相同。
分析人士指出,高棉價將加快紡企兩極分化的升級過程,受影響的大多為中小企業,這給骨干企業同樣帶來了機會,極有可能會加速整合。
節能減排任務重
這次成本壓力的加大,無疑也是淘汰落后產能的必經階段,產業資源在此過程中逐漸流向高附加值的大企業。
事實上,紡織印染行業一直跟“高能耗”緊密聯系在一起。
記者查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相關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紡織工業總耗能占全國工業總耗能的4.3%,規模以上企業用水量占全國工業企業的8.51%廢水排放量占全國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的10%,其中80%為印染廢水,平均回用率僅為10%左右。
總體來看,多數紡織企業節能減排投入不足,先進工藝裝備采用率較低。
在“十一五”即將結束,節能減排任務的重壓之下,紡織印染行業的能耗與環保問題更是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臨近“十二五”,近來一些地方不惜拉閘限電來確保能耗在規定范圍之內,這些顯然讓紡織印染行業內企業也備感壓力。
11月3日,浙江慶貿印染的王總在電話中向《中國聯合商報》記者表示,節能減排約束來得比較突然,企業壓力特別大。
在隨后的采訪中,多位企業負責人表達了同樣的看法。
值得欣慰的是,這些引起了業內的重度重視,近年來紡織印染行業節能減排工作推進力度加大。
據了解,“十一五”前4年紡織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單位增加值(按可比價)能耗下降了39.27%,大力推廣清潔生產工藝和設備以及中水回用技術單位增加值(可比價)污水排放量下降了22%,熱能、中水和纖維的循環回用生產已初具規模。紡織工業能耗所占工業能耗總量的比重、單位增加值能耗、單位增加值污水排放量等都有大幅下降,行業在節能減排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分析人士指出,在切實做好提高紡織企業科技貢獻率和品牌貢獻率工作的同時,行業的節能減排也成為提升產業運行質量和發展水平的關鍵環節。
在浙江蘭溪市亞太家紡有限公司董事長方太明看來,在講經濟效益的同時,更應關注社會環境的建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方小明表示,作為紡織行業的民營企業來說,一定要把“環保、安全”作為重中之重來抓。據悉,早在2008年公司就在尋求研發污染少、附加值高的產品,經過兩年的努力,目前已研發成功“拉舍爾毛毯印花環保新工藝技術”產品。該產品的節能減排優勢在于后一道環保措施減輕了,廢水出來比傳統的要清,甲醛、壬基酚、多氯三聯苯等含量分子減少了。
據介紹,該企業馬上又要投入幾百萬元,用于重新改造和修繕環保設施、設備與裝置,并準備通過一系列的標準認證,逐漸實現公司內部及生產的規范化。
浙江慶貿印染亦是如此,據介紹,近年來,該企業非常重視節能減排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今年投資800萬進行技術改造,預計項目在明年1月份完工。
壓力促結構調整
能耗壓力增大的背景下,也極大地促進了企業的自主創新與結構調整,一些企業紛紛開始轉向。
“現在對紡織產業來說,一個重大的挑戰就是我們怎么擺脫這種能源消耗型和污染型歷史的帽子,走向綠色產業之路。”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孫瑞哲此前在一次活動上如此表示,如何順利完成節能減排的目標任務,不僅關系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也是行業結構調整的要求。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紡織業已經到了提升行業的產業集中度和集成創新度、由過去的成本導向向價值導向轉變的時候。“現在我國紡織業正處于由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邁進的過程中,提高產業發展質量,提升企業在產品設計、營銷等方面的水平,顯得緊迫而又實際。”
在展望未來時,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對《中國聯合商報》記者表示,“十二五”期間,紡織工業要依靠發展低碳工藝、清潔生產工藝、環境治理技術、節約資源和資源循環技術,在實現國家整體目標的前提下,實現紡織業的可持續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