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陽棉花生產成本及收益狀況
為全面了解和準確統計全縣棉花生產的成本構成和收益狀況,射陽縣棉花協會從去年冬天棉田備耕開始,即對棉農在棉花生產過程中包括土地租金、分攤上交、農機具折舊;種子、農藥、化肥、育苗耗材等各類生產資料的耗用量、實時價格;勞作用工以及新棉上市后棉花采摘、交售進度,收購價格的變幅情況等進行了跟蹤調查。
在年度棉花收購結束以后,又對調查的數據及相關資料等進行了分析匯總,基本構勒出全縣2010年植棉成本和收益狀況。
一、生產成本
2010年全縣棉花種植,包括用工投入在內的畝(下同)總成本為1218.5元,比上年1015.10元增加了203.40元,增幅為20.03%。
(一)固定成本。包括土地租金(承包費)、分攤上交、水費、農機具折舊等,累計支出為77.90元,比上年73.52元增加4.38元,增幅為5.96%。
1、土地租金及分攤上交。計61.04元,較上年56.44元增加4.6元,增幅為8.15%。⑴土地租金。在接受調查的植棉戶中,除買斷種植權的以外,外包田的租金,雖然由上年的200元下降到了150元,但是戶間轉包面積的增加,使土地租金平均增加到了30.14元。⑵分攤上交,今年雖有部分村調減了上交標準。但多數村(居)還是維持在上年的水平上,調查戶平均為30.90元。
2、水費。仍執行上年的繳費標準,棉田每畝9元。但外包田的水費由發包方在其收取的土地租金中列支,承包戶不予負擔,故植棉戶實際負擔的水費為6.36元。
3、農機具折舊。由于彌霧機數量的增加及鋪膜機僅在棉田搞地膜移栽時才能使用,折舊費相對提高,由上年的8.1元增加到10.5元,畝增加2.4元,增幅為29.63%。
(二)物化投入。主要是種子、肥料、農藥、地膜及育苗耗材等,總支出為349.12元,較上年290.30增加了58.82元,增幅為20.26%。
1、棉種。今年2、3月份,我們調查了全縣31個棉種經營門市,掛牌銷售的8大系列55個棉種樣品,其中80%的品種每個包裝(袋、桶)為50元,45元、55元的各占約10%。從現象上看,這個價位基本穩定在上年同期水平上,但細看內容物明顯降少。我們翻閱了相關資料,07年之前凡是小包裝的抗蟲雜交棉或轉基因抗蟲雜交棉脫絨包衣種,不管產自哪里,單位包裝都是350克。從08年開始,市場上就有了325克的包裝,但品種不是很多。到了09年,多數品種都裝成了325克,同時也出現了300克的。今年雖還有350克的包裝,但多數品種只有300克,最少的僅有280克。在調查的55個品種中,包裝量仍保持350克的只有8只,占調查數的14.54%;350克的2只,占3.64%;325克的1只,占1.82%;320克的2只,占3.64%;300克的37只,占67.2%;280克的5只,占9.09%。加權平均,每個包裝只有310克。因發芽率僅有75%左右,加上播種后又遇到低溫寡照,床內積溫不足,爛種情況凸現,每畝大田實際用種量達到340克,用種成本比上年46.60元增長了6.35%,達到49.56元。
2、肥料。今年全縣所有生產資料經營門店化肥庫存還較為充裕。受上年淡儲價高的影響,在用肥淡季,購置肥料的棉農不是很多。我們在千秋鎮三區村、海通鎮溝浜村,合德鎮惠民、西郊增猛等農業生產資料銷售門市看到,同一時段各品種肥料的零售價格基本一致。根據業主反映,受化肥生產、運輸等綜合成本增加的影響,自去年10月,有效成份(含量)46.4%的尿素、12%的普通過磷酸鈣、64%的磷酸二銨、51%的三元復合肥的銷售價格每50公斤分別為96元、24.5元、150元和165元,比去年從棉花花鈴肥到秋播用肥時段的價格分別上漲了11元、3元、12.5元和10元,漲幅分別達到12.94%、14.02%、9.09和6.52%。調查戶平均投入,包括苗床肥、移栽基肥、提苗肥、花鈴肥、蓋頂肥等各種肥料折幣達到165元左右,比上年的145.8元增加19.20元,增幅為13.17%。其中苗床肥9元,移栽基肥66元,花鈴肥90元。在肥料的種類上,有化肥、餅肥,有單一肥,也有復合肥,特別是對花鈴的施用,由于棉農普遍看好今年棉花的收購價格,十分重視棉花的生產管理,加大了蕾鈴期肥料的投入,花鈴肥平均施投尿素達到了50公斤。
3、農藥。多年來全縣棉花種植選用的品種都是抗蟲棉,近幾年其抗性單一的弊端已經顯現。也就是說抗蟲棉僅對咀嚼式類害蟲象紅鈴蟲、二三代棉鈴蟲有一定的抗御作用,但對四代棉鈴蟲以及刺吸式類害蟲如棉蚜、盲蝽蟓、煙粉虱等根本不起作用,還是需要用藥物防治,再加上這些害蟲對常規藥產生了抗藥性,防治效果不佳。因此,今年大部分棉農選用了諸如“藥霸”、“王者”、“黑馬”等復配農藥。根據調查,這類藥物防治效果明顯,藥物的使用量也有所減少。我們在興橋紅星、耦耕閘東等村調查時,棉農都反應,今年棉田用藥次數雖比往年有所減少,但還在10遍左右,藥量也比往年減少了近三分之一,但藥費的耗用卻比上年增加,再加上催熟劑的使用和畝用量的增加,每畝達到115.16元,比上年凈增35.76元,增幅為45.04%。
4、育苗耗材及移栽用膜。今年常規的育苗耗材,由于支架、薄膜等僅需部分添置,且價格變幅不大,畝大田耗用成本基本還在10元左右,和上年持平。但由于地膜移栽棉的面積比上年增加了近20個百分點,使地膜的用量大幅增加。平均每畝大田用膜在1.4公斤左右,均價13.50元,比上年的12.50元提高了8%。按全縣棉花實際種植面積45萬畝推算,平均畝用膜量為0.7公斤,實耗移栽用膜成本為9.40元,比上年6.73元增加2.67元,增幅達到39.76%。
(三)勞作用工。2010年全縣植棉畝用工包括雇工費、機牛作業費在內,達到791.48元,比上年增加140.18元,增幅為21.2%。
1、所需工日。按照常規工作量折算,今年植棉需投工日在25個左右。其中:⑴備耕播種期。包括大田冬翻、苗床整理、制缽播種等投工4個;⑵苗期。主要是苗床管理,大田整理,鋪膜移栽投工3個;⑶蕾鈴期。這期間除草松土、防病治蟲、培土壅根、肥料追施、整枝打頂等田間管理各項勞作,投工最多,達到10.5個;⑷吐絮收獲期。主要是采摘、清田等用工計7.5個工日。實際投工情況,除去雇工現金支付費用外,平均為24.05個,折幣為745.55元。
2、工日單價。縣棉花協會按照全縣農村上年人均純收入7642元,乘以農村勞動力人口負擔系數1.3,再除以年可勞作天數320的測算方法,確定本年度棉農自投工日的單價為31元。
3、雇工費用。在棉花生產過程中,有兩種戶型需要雇請幫工。一是種植面積比較大的,對一些相對集中的農活,如制缽、移栽、采摘等,必須叫工。二是勞動力單薄的,對一些重體力活,如冬翻、挖墑、治蟲等,自身無法完成,也得清幫工來勞作。多點調查,今年平均工價為60元,較上年增加20%左右。特別是叫工拿棉花,在吐絮盛期一般每公斤1.50元,但到后期因天氣原因導致棉花吐絮不暢,日采量下降,又改為日工,一天至多拿個50-60斤,使工價抬高到每斤1元以上。但雇工總量不是太多,按調查戶推測,全縣平均畝實耗雇工費40.53元、機牛作業費5.40元,計45.93元。
二、收益狀況
1、籽棉交售。根據縣棉花協會和縣作栽站9月10日生產情況調查及新棉上后棉花協會對棉農采摘交售和企業收購進度統計,就產量而言,戶間差異較大,高的戶畝產籽棉達到275公斤,但低的戶只有162公斤。交售量除部分棉農留少量的自用棉外,其余都作為商品棉出售。全縣社會收購量達到9.65萬噸,畝平214公斤,與調查戶交售量基本一致,比上年184公斤增加30公斤,增幅為16.3%。{page_break}
2、收購價格。今年全縣的新棉收購價格總體呈穩定高走的態勢。國慶節前,企業收購尚未開始,就有棉花經紀人先行登門到戶收購,等外棉(都是受8月中旬后連續多日陰雨影響,所致的黃爛桃采剝下來的灰僵棉)價格每公斤(下同)基本定位在6.80元左右。之后隨著棉花質量的提高,價格天天見漲。企業從10月1日開秤后,到10月10日,329、429、527級,平均衣分36%左右,回潮率11-12%的籽棉收購價,分別為10.80元、10.60元和10.20元,階段加權平均為10.50元,比去年同期的6.30元高出4.20元,漲幅達到66.7%。從10月11日至10月15日,329、429級,衣份在36%,回潮率在11%的籽棉價格又漲至每公斤11.36元和11.10元,加權平均在11.15元左右,比去年同期6.80元高出4.35元,漲幅64%。11月上旬同品級質量的棉花價格又分別漲至14.20元、13.60元和12.80元。11月中旬在國家控制物價過快增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調控下,棉價大幅回落,但平均仍在11.60元左右。進入12月份后,全縣的棉花收購進入掃尾階段,從表象上看,棉價下跌的幅度較大,但實際這個階段的棉花品質、衣份等都更不如前,即使在正常年景,尾市棉的價格也有較大幅度的下降,但今年這個時段平均價格還在9.60元左右。在棉花收購基本結束以后,縣棉花協會又對企業收購和棉農交售的平均價格作了一些調查。企業的收購均價根據企業收購報表加權平均,今年的收購均價為11.72元。棉農所得,由于大部分植棉戶都是在自家門口賣花,要比直接到企業主廠交售少收入0.88元,實際所得平均價格為10.84元,比上年6.60元增加4.24元,增幅為64.2%。
3、植棉收益。調查匯兌表明,今年棉農植棉的直接收入為2319.76元,加上實際得到國家良種補貼12.10元(國家補貼標準為15元,但外包田的補貼,協議歸發包方享受)計2331.86元,除去包括固定支出、物化投入、勞作用工等在內的總成本1218.50元,純收益為1113.36元,含自投工在內的收益為1858.91元,比2009年同口徑純收益234.80元和含自投工在內的收益882.2元,分別增加869.56元和976.71元,增幅分別達到356.7%和110.7%,不考慮物價上漲的因素,是有史以來植棉收益最高的一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